一、癥狀
病株葉色均勻褪綠成為淺黃色,葉片變薄,質地也較柔軟,植株分蘗猛增,呈矮縮叢生狀,根系發育不良。苗期染病的植株矮縮不能抽穗;后期染病的發病輕,主要表現為分蘗增多,簇生,個別病株出現高節位分枝,葉片似竹葉狀。
二、病原
Mycoplasma-like organism稱簡MOL,稱類菌原體。電鏡觀察病葉超薄切片可見到篩管細胞中有橢圓形或卵圓形類菌原體,大小80-80nm,無細胞壁,只見單位膜有3層,兩層為蛋白質膜,中間為類脂膜。通過寄主細胞壁時其形狀可變為不定形,大小也不固定。主要靠黑尾葉蟬(Nephotettix cincticeps)、二點黑尾葉蟬(N.virescens)、二條黑尾葉蟬(N.nigropictus)等4種葉蟬傳毒。病原物在蟲體內循回期因氣溫而不同,黑尾葉蟬體內循期,當均溫32℃時平均循回期為19天,氣溫15℃經102天不傳毒,17℃經68天僅個別蟲傳毒,20℃循回期為53.3天,25℃為24.6天,28℃為22.2天,30℃為21.3天,33-35℃為17-25天。均溫30℃黑尾葉蟬低齡若蟲獲毒最短時間為10分鐘,12小時幾乎均可獲毒,氣溫低于5℃則不能獲毒。10℃獲毒蟲率為0-7%,15℃為0-27%,20℃為21-64%,25℃為50-73%。黑尾葉蟬取食上部葉片傳毒率高達67%,中部葉片為55%,下部葉片為34%,該蟲能終身帶毒,傳毒率高達89.3%,病毒不經卵傳給下一代。葉蟬有偏嗜黃萎病株習性。
三、侵染循環、發病條件
病原主要在黑尾葉蟬體內和幾種野生雜草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長江中下游稻區早稻染病后于7月中蟾后顯癥。7月后卵階級的葉蟬從早稻田病株上獲毒,遷飛到雙季晚稻上傳毒,引致晚稻發病。越冬代若蟲從晚稻病株上獲取毒原后越冬。葉蟬個體親和力取決于葉蟬獲取類菌原體的遲早及冬季氣溫高低,若葉蟬冬前獲毒早,冬季氣溫越高,則越冬后具侵染性個體愈多。由于葉蟬從取食病原體到傳病這段循回期長達27-90天,因此發病緩慢。生產上生長后期染病的,減產較少。但染病稻在茬長出的再生稻苗或再生稻仍可發病,成為侵染源。
四、防治方法
南方應把防治重點集中在晚稻生長早期預防上。(1)首選抗病品種、抗蟲品種。如福建的赤塊矮選,湖南的湘抗32、余赤231-8,臺灣的臺北131、臺北130、農林49。對黑尾葉蟬具抗性的外引品種有IR28、Cam Pai30-12-15、Pank hari 203等。(2)治蟲防病。注意結合傳毒介體昆蟲4種葉蟬生活史預測調整播種和插秧時間,把易染病的苗期與葉蟬活動高峰期調整開。(3)必要時可在育秧期、返青分蘗期噴灑殺蟲劑,用藥種類參見黑尾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