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是歷史上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采集野生茶樹芽葉曬干收藏,就可以看作是綠茶加工的開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制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制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斷完善。
綠茶為我國茶量最大的茶類,產區分布于個產茶省、市、自治區,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生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是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綠茶占國際貿易量的70%以上,銷量遍及北非、西非各國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綠茶銷量占內銷總量的1/3以上。同時,綠茶又是生產花茶的主要原料。
綠茶的特性: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綠茶按其干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
綠茶的功效
美國科研人員指出:人們在進食高脂肪飲食后,血管會出現硬化現象,如果同時或在食后飲用綠茶,可使血管軟化,使血液流量改善。
綠茶中含有的茶氨酸、兒茶素,可改善血液流動作用,在防止肥胖、腦中風和心臟病中有一定效用。
綠茶中的茶氨酸水中的溶出率與水溫和時間有密切關系,實驗結果顯示:5℃的冷開水浸泡30分鐘,可使茶氨酸溶出61%左右,效果較好;90℃的水浸泡1分鐘溶出率為39%;5℃冷開水浸泡24小時僅溶出50%左右。
一般綠茶的嫩芽,含茶氨酸較豐富,適應于冷開水浸泡半小時左右使其茶氨酸溶出,常服對防肥胖、腦中風和心臟病效果滿意。
綠茶的老葉,采摘在生長后期,日曬時間長,價格也低廉,含兒茶素較多些,而兒茶素溶出率隨水溫升高而增多,適宜開水沖泡飲服。兒茶素有較強的抗自由基作用,對癌癥防治有益。日本蔬菜茶業研究所研究證實,綠茶不但防止癌細胞的生成與增殖,還有一些抑制癌細胞轉移的效應。
最近日本長崎大學研究指出,在飲用綠茶時,加入蘋果片或碎粒,會產生一種有效物質,它在防癌和抗老化方面效用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