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節,稍不留神就容易進食過度。而大多數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味口好還是胃口好?有時候大腦告訴我們餓了,而事實上,那信號僅僅發自被蒙蔽的大腦,而非一貧如洗的胃。換言之,許多我們自以為是餓了的時候并非是真的餓了,那是“貪得無厭”的食欲在作怪。
先弄清食欲大小是否與自身生理狀況有關。
1953年,科學家Kenndy發現脂肪組織可以產生某種調節體重的激素。他認為人體中有一種“飽感因子”。它通過調節機體的飲食攝入及能量消耗,使人和動物機體的重量保持相對平衡,只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如果無病理狀況不會過于肥胖,也不會過于消瘦。
“飽感因子”被后來的科學家證明的確存在于動物體內,并名之為“瘦素”(Leptin,簡稱LP)。正是這個小東西,在決定食欲的大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當Leptin在脂肪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這時它會傳達訊號給大腦,告訴你已經飽了。
若是患有排斥LP疾病的人,通常難以逃脫體重過重的厄運。而正常人的LP會適時告訴你“飽了”。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的大腦并不僅僅聽信LP的忠告,還會因為其他誘惑的干擾,而攝入身體本不必要的能量。這,便是需要我們警惕的食欲誘惑者。
既為“欲”,便有誘惑。打開食欲的潘多拉盒子,翻出誘惑的蘋果,看清其真面目,以便敬而遠之:
“海洛因效應”
有理論認為,高脂高糖食物就像毒品一樣,使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對我們的影響與嗎啡和海洛因的效果相似:促使機體產生腦啡肽。這種物質能使你食欲大增,并且在吃飽以后仍然無法感到滿足,結果是我們還在繼續進食。
更要命的是,這種物質會延緩身體傳遞大腦發出的停止進食信號的速度,信號完全傳達大概需要平時所需時間的6倍。高脂食品中就有一種可以抑制、控制食欲的物質。在小白鼠實驗中,當不再給吃慣了高糖食物的小白鼠進食高糖食物時,它們都出現了毒癮發作的癥狀。
飲食習慣
辛辛那提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Randy Seeley認為,“你一到中午就覺得餓,部分原因是你在過去的100天里,都是在這個時間進食午餐。”是我們規律的生活,讓身體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期待早飯、午飯、晚飯。
同樣,生理正常的人如果食欲超大,很可能是童年時家庭的喂養習慣所造成的。那些用奶瓶喂奶的嬰兒,常常被喂過多的牛奶,養成吃的比需要多的習慣,而這種習慣也會一生相伴。
此外,味口和胃口都是有習慣的。當你習慣食用大量的高糖高脂肪食物時,味口和胃口就會陷入貪吃的惡性循環,而當你改吃適量的清淡食物時,味口和胃口都會變小。
壓力
大多數人之所以偏好高脂食品,是因為脂肪能抑制人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從而改善我們的情緒狀態。處于長期壓力下的實驗小白鼠,也表現出對油脂和含糖飲料的偏好。
視覺
研究表明,人們看到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時,大腦的核磁共振成像是很不一樣的。Randy Seeley提到:“進食前,身體是有期待、會預先做好準備的。”所以,當你看到非常喜愛的食物時,會不經意地分泌唾液。
食物太豐富
即使飽食一頓大餐之后,我們仍會吃下一份誘人的甜點,因為對于甜點的欲望還沒有被滿足。食物的多樣性會降低人的進食自制力。人體面對品種繁多的食物,本能使然會產生去品嘗的欲望。
酒精
還沒有科學根據證實喝酒會增進食欲。但是,喝太多啤酒、紅酒或白蘭地會削弱判斷力,從而使我們吃得過多。Randy Seeley發現,大多數節食中的人們都認為,如果他們正喝著酒話,就很難離開餐桌。
溫度
人們在低溫時更容易攝入過量食物,這也是餐館里的空調溫度通常都開得較低的原因。哈佛大學的兒科教授David Ludwig認為,身體的新陳代謝降低時,便需要攝入食物,進食可以讓人暖和起來。當吃到覺得熱時,便是過飽的表現了。
氣味
嗅覺是我們感知食物的重要途徑。一旦聞到食物的氣味,身體會分泌胰島素,餓的感覺就翩然而至。紐約大學的營養學教授Sharron Dalton說:“氣味和視覺都可以促進食欲的一連串反應。”
離食物太近
曾有調查發現,一個巧克力就擺在自己桌上的人每天平均吃下9塊,而一個巧克力擺在離自己6米遠處的人每天平均吃下4塊。永遠不要和自己對美食的抵抗力做斗爭,珍惜身體,“遠離”誘惑。
對食物的遠離
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某種東西的人在遇到這種東西的誘惑時會出現“惡狼撲羊”的失控情形。
性欲
在心理案例中,很多人都會用食欲壓抑性欲,這兩者有一個此消彼長的關系,尤其是單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