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指小朋友較長時期的食欲不振或是食量減少,甚至是討厭進食的一種脾胃病癥,是目前小朋友常見的病癥之一,常見于1~6歲的孩子。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功能失調就會影響水榖的受納和運化,而造成厭食。
孩子厭食的對策
吃飯時應避免看電視,改聽柔和輕松的音樂以增加用餐的情緒,并避免吃過多的零食。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消化,可以幫助增進小食欲。
菜色盡量多樣化。盡量讓菜色有不同的變化,訓練孩子習慣各種不同的菜肴口感、味道,順便教導相關知識。
可以在孩子吃完飯后量身高、體重,讓孩子產生成就感,進一步享受用餐的快樂。
有時候讓孩子DIY,吃自己包的飯團、水餃、三明治,一方面培養孩子自主、自律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生活樂趣。
是否得了厭食癥
厭食不等于厭食癥,爸爸媽媽要注意區別孩子是否得了厭食癥。對于小兒厭食癥的判斷,應注意以下幾點:
食欲減退,厭食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食量明顯減少。
排除其它疾病如慢性腹瀉、肝炎、腎炎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
與積滯、夏天氣候炎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加以區別。
孩子厭食三種類型體質
臉色暗淡、身體瘦弱型
這種孩子通常臉色較無光彩、形體偏瘦,舌苔白,不愛吃東西或食而無味,如果多食后有會惡心、嘔吐、脘腹作脹的情形。
方法:以調脾助運為目標?墒褂名溠、神曲、山楂、砂仁等中藥開胃健脾,再配合枳實、陳皮等幫助理氣健脾,若有脹氣的情形增加萊菔子、木香、香附、厚樸消除脹氣。
口干多飲、皮膚干燥型
這類孩子通常口干、喝水多,但不愛吃飯,舌苔多見光紅,舌質偏紅,皮膚干燥、缺乏潤澤,大便多干結。
方法:以養胃育陰為目標,可用白芍、烏梅、沙參、玉竹、天花粉、山藥等,取酸甘化陰之法,清而不滋,養胃生津。
精神差、易腹瀉型
這類孩子通常精神較差,面色萎黃,形體瘦弱,除厭食、拒食外,若進食稍多或進較難消化食物,則大便挾有殘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質淡,舌苔薄白。
方法:以健脾益氣為目標,常以參苓白術散來加減。
【相關閱讀】
高溫天厭食侵襲大片人群 應吃點“苦”和“酸”
兒童經常飲用葡萄糖水會引起厭食等問題
如何克服蔬菜“厭食癥”?
扁豆棗肉糕等食療方可改善小兒厭食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