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琳瑯滿目的蔬菜,一旦被貼上“有機”的標簽,就馬上身價倍漲。而光從賣相上卻看不出有機蔬菜和一般蔬菜有何差別。是貼牌牟利的欺詐行為,還是貨真價實的有機蔬菜?高價購來的“放 心蔬菜”真的讓人“放心”嗎?有機認證其權威性又究竟如何?
有機蔬菜產量不高
大型超市里,有機蔬菜的價格比普通蔬菜的價格高出好幾倍,荷蘭豆、豆芽菜等都賣到了30多元一斤。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張玉龍副教授介紹說,有機蔬菜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出來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
據了解,目前購買有機蔬菜的顧客主要是由孕婦和高收入者構成,“貴就貴些吧,總是要比那些用化肥打農藥的蔬菜安全,得為孩子著想呀,現在食品問題這么多,寧愿多花錢也不要吃出毛病來。”有9個月身孕的彭女士說。
“農藥、化肥不光是對人體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還對土壤等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有機農業是能保證環境可持續,以培養土壤肥力的生產方式生產出安全食品。”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特菜室主任張寶海教授說,“但是目前有機蔬菜行業面臨兩大難點,肥料來源和病蟲害的防治,所以總體產量并不算高。”
有機產品并無嚴格檢測
不過,蔬菜經銷商表示:“超市里的有機蔬菜貼的那些認證標簽,實際上只要是花了錢的都能通過,現在假冒的標簽才幾分錢一張。”
張寶海教授也指出:“前一陣有個農業局的專家說‘三無誠信’,首先是認證機構無誠信,現在市場上的認證機構,基本上都是獨立性的機構,很多人都反映只要交了錢就能通過認證,由于其競爭激烈甚至還出現了認證機構拉人認證的情況。其次是市場銷售無誠信。最重要的是生產者無誠信,誠信和良心比技術更重要。”
“其實生產有機農業是需要技術的,要出很多品種,要保證一年四季的供應,品種多就需要技術來保證產量。還有病蟲害多,難防治。現在有機肥本身也具有一定隱患,比如說雞糞,雞的飼料里有添加劑,雞糞自然也算不上真正的有機肥,那這樣生產出來的蔬菜,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有機標準。而現在見到的市場上的有機產品都沒有特別嚴格的檢測,也還是有安全隱患的。此外,病蟲害也是一大難點,有些生產者對這方面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等蟲害嚴重起來,就不得不打農藥,不然就得面臨全盤毀滅。”
盡量購買應季蔬菜
張寶海教授解釋道:“有機蔬菜施用的是有機肥,而有機肥的起勁較為緩慢,蔬菜產量較少,但有機蔬菜品質好,營養價值高,口味也要比常規蔬菜好。不過肉眼無法鑒別是否是有機蔬菜。目前相對實用的鑒別方式還是看認證,去正規廠家購買。”
張寶海教授對此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相對而言,秋冬季的蔬菜更加安全,病蟲害較少,一般情況下可以放心購買。夏季,最好購買一些應季的蔬菜,包括冬瓜、絲瓜、空心菜等本來就蟲害較少的蔬菜。春天后由于各種蟲害增多,蔬菜質量相對較差。目前有些專業的有機蔬菜廠家實行會員制,能為入會的成員提供全年有機蔬菜送貨上門服務,但是這些也只有小部分人群能夠享受到,很難普及。”
【相關閱讀】
有機食品營養未必高于普通食品
“有機糖”知識
秋季飲食指南:到底什么才是“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未必更營養 成分與常規食品無異
有機蔬菜適合用來生吃
貼士:為什么有機黃瓜反而苦?
有機蔬菜抗氧化劑含量高 是普通蔬菜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