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多的調查表明,大腸癌的發病率正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悄悄增高。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飲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有證據顯示,在癌癥病人中,約有40%的病人因飲食不當而引發,這其中就包括大腸癌。
飲食不當的突出特點是熱量、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過多,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以及在高熱量攝入同時伴隨的運動過少等。而保持理想體重:預防大腸癌的第一步。
動物脂肪:導致大腸癌的“元兇”
無論國際上的研究還是我國的數據均發現高動物脂肪飲食是導致大腸癌的高度危險因素。其原因可能包括:(1)諸多致癌物質為脂溶性,即可溶解于脂肪中。因此,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2)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后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中,可能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導致大腸癌。
飲食建議:1.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其中包括:豬油、牛油、雞油、羊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魷魚、墨魚、雞蛋黃,以及棕櫚油和椰子油等;2.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等)限制于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3.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4.適量食用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5.在烹調過程中,避免將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油過度加熱(包括烹調溫度過高及加熱時間過長)。
膳食纖維:預防大腸癌的生力軍
所謂膳食纖維是指植物中那些不能被人體小腸中消化酶水解而直接進入大腸的成分。眾多的證據表明,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能顯著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其原因可能是膳食纖維有較強的吸水性,可增加糞便的體積,使糞便成形,利于排便。這樣既可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質與腸壁的接觸,降低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濃度,從而減少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此外,有研究表明,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還可能減少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腸癌發病的機會。
飲食建議:1.每日補充膳食纖維30克;2.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3.在維持主食量不變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作用不可小視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雖然,與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相比,它們的需要量較小,本身也不能產生熱量,但它們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發揮的作用卻不可小視。諸多的科學研究均表明,維生素A、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在預防惡性腫瘤方面都有潛在的作用。
飲食建議:1.注意補充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胡蘿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苦瓜、橙子、柑橘、西瓜、草莓等,用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2.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瘦肉、海產品等,補充維生素E;3.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4.如果因各種原因,難以保證上述食物的攝入,可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合劑。
除上述四點外,在飲食上還應注意:1.食物要多樣化,單一的食物模式難以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素的需要;2.食物要講究天然與新鮮,不吃霉變、煙熏、烘烤、腌制、過燙的食物;3.如飲酒,要適量,不飲用烈性酒;4.不飲用濃咖啡和濃茶;5.適量選用目前被認為有潛在抗癌作用的食物,包括:香菇、洋蔥、大蒜、獼猴桃、蘆筍等。
【相關閱讀】
營養缺乏 身體發警報(于康教你吃)
營養師于康:5個營養謊言讓你上當
于康教你吃:每天最好要吃五種蔬菜
營養專家:面條,最好中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