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黑椒牛柳、什錦炒飯、川味辣醬、檸檬茶……在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中,7大類共70余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征戰太空。
“這次任務攜帶的航天食品口感非常好,花樣非常多”,這是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對食品最深的感受。確實,相比早起的以壓縮餅干、點心為主的航天食譜來說,這次任務的食譜有了質的飛躍。
由于神舟九號飛行乘組將在軌駐留13天之久,對食品的安全性、多樣性和感官接受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采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結合傳統食品工程化手段,使航天食品在品種數量、內在品質和食用安全方面得到顯著改善,解決了中式傳統食品在長期貯藏穩定性和感官接受性方面的矛盾,實現了航天食品的安全可靠和營養美味。
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說,神九任務食品以中式傳統特色食品為主體,具有耐貯藏、感官接受性好、適應航天員個性飲食需求的特點,使航天員在執行飛行任務期間也能夠體驗到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氛圍。
航天食品是否合航天員的口味?陳斌介紹說,食品在研制的過程中,按照“營養平衡主副食搭配”的原則,在滿足重量和體積嚴格受限的前提下,廣泛征求航天員意見,充分考慮航天員口味特點,每一項食品研制出來時,先請航天員品嘗并填寫“感官評價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選這次任務的食譜。
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是我國女性航天員首次亮相,研究室針對空間環境下女性營養需求和生理特點,設計出滿足女航天員飲食需要的飛行食譜,充分保障了女航天員首次參加載人飛行的飲食健康和營養平衡。
針對中長期載人飛行人體代謝特點和醫學防護要求,研究室還研制出具有緩解細胞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抗氧化功能食品,通過飲食手段提高了航天員隊航天特因環境的適應能力和防護能力。在航天器載荷和功耗嚴格限制條件下,研究室攻克了殘留食品處理關鍵技術,解決了在不額外消耗飛船電力、不過多增加飛船上行載荷的前提下殘留食品處理用品輕量化、高可靠性和零功耗之間的矛盾。
此外,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環控生保研究室研制了太空食品加熱裝置,確保了航天員在太空中能夠吃到熱的食品。
據悉,為了防止航天員感覺飲食單一,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食譜周期為四天,也就是說,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時,四天內不會吃到重樣的食品。
【相關閱讀】
太空食品≠綠色食品 揭秘太空食品四誤區
揭開太空食品神秘面紗
專家釋疑“太空食品”的四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