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究院發表一項研究發現:中國的中老年人群中,維生素B1缺乏與抑郁癥密切相關。維生素B1是相對較為陌生的維生素,我們不禁疑惑,屬于心理疾病范疇的抑郁癥有可能僅僅因為某種維生素的缺乏發生?那么我們又該如何補充維生素B1呢?
維生素B1缺乏人會沮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肯定了抑郁癥與維生素B1的關聯。“其實,維生素B1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每一個學過營養學和生物化學的人都有所了解。維生素B1缺乏時,會令人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會發生‘多發性神經炎’。有研究發現,糖尿病人會通過尿液丟失大量維生素B1,與其足部的神經壞死進程可能有一定關系。”
在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對1500余名京滬城鄉居民進行了維生素B1營養水平調查,然后對結果和抑郁程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隨著體內維生素B1濃度的降低,患上抑郁癥的風險顯著上升,其中原因可能是維生素B1缺乏會導致線粒體功能紊亂和慢性氧化應激,這兩種情況均被認為是抑郁癥發病的潛在機理。
維生素B1攝入低于推薦量80%
在中國維生素B1缺乏是普遍現象嗎?范志紅表示,從1982年到2002年的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20年來,隨著我國居民富裕水平的提高,維生素的攝入量卻完全沒有隨著食物供應的充足而增加。事實上,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的攝入量,都在隨著富裕水平的升高而不斷下降,其中維生素B1的下降幅度尤其迅猛,從2.5mg/d降到了1.0mg/d。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維生素B1攝入低于推薦攝入量的比例高達80%。“遺憾的是,這些攝入量調查結果,還只是說生食品中的維生素B1含量,沒有考慮到烹調損失。”據范志紅介紹,維生素B1是一種相當嬌氣的營養素,它既怕熱,又怕堿,還怕漂白粉、氯氣、二氧化硫和雙氧水之類,而且還容易在淘米、洗淀粉的過程中溶在水里流失掉。所以,在日常烹調當中,維生素B1的損失率不可低估。而中國人的某些飲食喜好和飲食方式都是維生素B1含量非常低的。
小吃、甜食是“壞情緒制造機”
范志紅指出,早點攤上的油條、油餅、炸糕、焦圈之類的食物在煎炸時通常會加小蘇打,這會讓面食中的維生素B1損失殆盡;小吃店里的酸辣粉、酸菜粉絲湯、涼皮、涼粉、米皮由于需要把面粉、米粉放在水中反復搓洗,制成淀粉凍,這個過程中去掉了蛋白質,也把溶進水里的維生素B1 一起扔掉了,所以維生素B1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粥店里久煮久熬的白米粥,長時間熬煮和保溫會使白米中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維生素B1所剩無幾,尤其是加堿煮出來的粥,維生素B1幾乎已經全軍覆沒;此外,快餐店的各種面條,為了勁道口感,要加入碳酸鉀之類堿性物質,也會破壞維生素B1。油炸方便面、精白米飯、各種甜食甜點心也都是維生素B1超低的食品。特別是甜食中的精制糖、精制淀粉、糊精等配料含量高,反而會消耗人體當中的維生素B1,吃得越多,維生素B1就越缺乏。
吃掉抑郁很簡單
那么什么食品維生素B1含量高呢?范志紅說,全麥面粉、燕麥、大麥、小米、大黃米、糙米、黑米、高粱米以及紅小豆、蕓豆、綠豆、蠶豆、豌豆等都是維生素B1的好來源,但這些恰恰是我們平時不常吃的食物。
含淀粉的主食是膳食中維生素B1供應的主力軍,大部分蔬菜水果的維生素B1含量都很低。在制作豆腐的時候要去掉“黃水”,損失掉大部分B族維生素,所以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的維生素B1含量也較低。不過,植物性食品中還有些其他優秀選手,它們都和種子沾邊。比如,嫩豆類蔬菜以及堅果油籽類。炒菜吃的嫩蠶豆、嫩豌豆、嫩毛豆,都是維生素B1含量相當豐富的食品,遠遠高于其他普通蔬菜。開心果、葵花籽、花生之類的堅果油籽,也能補充一些維生素B1。動物性食品中,瘦豬肉和一些內臟是維生素B1的好來源,不過,這些食品每天所吃的量是有限的。
【相關閱讀】
你會不會缺乏B12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