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既要講究營養又要關注健康。不過大多數人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吃的東西上,卻忽視了吃飯的方式和方法。殊不知,如果飲食方法不科學,再好的食物也難以被吸收。以下是專家總結的一組關于吃飯的最佳數字,讓您吃得更健康、更科學。
早餐前至少喝500毫升水
專家表示:一般來說,起床后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消化吸收狀態也在最佳水平。早餐前最好攝入至少500毫升水,既可幫助消化,又可為身體補充水分,排除廢物,降低血液黏稠度。早餐應包含面包、米粥等碳水化合物;肉類、雞蛋等動物性食物;牛奶、豆制品和新鮮蔬菜、水果等四類食物。老人最好的早餐組合:1份牛奶麥片粥、1份豆腐,上午再補充一個香蕉或蘋果。
一口飯嚼30次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將發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質黃曲霉素與唾液進行混合后再作用于動物體細胞,結果其較強致癌物的毒性幾乎全部消失。專家指出,唾液的這種消毒作用在于它能夠消除致癌物所產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這種消化及滅毒過程不僅僅在口腔內進行,當混合了唾液的食團進入胃內后,仍繼續進行滅毒約30分鐘。
因此,人們進食時細嚼慢咽有利于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唾液就可降低致癌物產生超氧自由基的能力。一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食物中的超氧自由基在咀嚼中消除。
晚餐最佳時間在18點左右
不少家庭早餐草草了事,中餐就是隨機應變,而把一天的營養補充放到了晚餐上,殊不知問題晚餐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
研究表明,少吃晚餐睡得香。晚餐應吃八分飽,以自我感覺不餓為度。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六點左右,盡量不要超過晚上九點。并且,晚餐后四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晚餐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如果晚餐比較油膩,多余的油脂攝入可引起血脂升高,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多余的蛋白質攝入可增加胃腸、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對于有肝腎疾病的患者非常有害。
三餐最佳比例是3:4:3
如今,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早餐吃的少、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飽”的倒金字塔式的飲食方式。而且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會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強,極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還可導致肝臟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把過多的膽固醇運載到動脈壁堆積起來,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處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熱量供應集中在晚餐,會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島負擔,促使胰腺衰老,最終導致糖尿病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相關閱讀】
養生:17個秘訣教你健康營養飲食
營養飲食別爽了口舌損了健康
和頂級營養師學習營養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