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溫州日報》報道稱,有消費者吃了泡發3天的黑木耳后,起初腹瀉,全身出現黃疸,后竟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在ICU搶救一周后才脫離危險。醫生診斷后稱,是因為久泡后的黑木耳產生了生物毒素,食用后,致急性生物毒素中毒。一時間,“吃下泡發3天的黑木耳,男子多臟器衰竭”信息到處傳播。久泡的黑木耳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嗎?
黑木耳久泡后會發生什么變化?
有謠言稱,久泡后的黑木耳亞硝酸鹽會升高,增加胃癌風險。當然,如果測定干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較多,但是泡發后黑木耳的量也會增加,大約有10倍干品的量,相應的,硝酸鹽含量也會變成原來的1/10。同時鮮木耳的亞硝酸鹽含量遠遠低于很多葉類蔬菜的含量。有研究測定了在室溫和冷藏環境下存放24小時后,黑木耳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發現不管在什么溫度下,24小時后亞硝酸鹽的變化都是非常微小的,但總體略有上升,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這么小含量的亞硝酸鹽對人體產生不了什么影響,根據醫生的診斷癥狀反應來看,也不太可能是重金屬超標、化學農藥殘留引起的癥狀,那么剩下的就是微生物毒素了。木耳中出現的毒素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種植和曬制的過程中就已經有細菌大量繁殖分泌的毒素,如發生在福建古田的銀耳中毒事件,就是因為食用污染酵米面黃桿菌的變質而引起的;另一種就是黑木耳在泡發的過程中被細菌、霉菌等污染,產生了毒素。
根據報道,之前其食用過黑木耳沒有出現癥狀,是因為食用久泡的黑木耳而出現的急性生物毒素中毒癥狀,所以判斷是黑木耳在泡發過程中產生的毒素,但究竟是何種細菌或霉菌產生的毒素,還需要進一步判斷。對遼寧地區的鹽漬食用菌研究發現,厭氧亞硫酸鹽還原梭菌是主要產生微生物毒素的污染細菌;福建古田變質銀耳污染了酵米面黃桿菌,產生毒素造成中毒。
微生物毒素有哪些?
據有關統計,我國目前每年實際發生的食物中毒至少20萬~30萬起,大都是因為微生物產生的毒素造成的。在食用菌食用安全方面,主要是細菌和霉菌污染產生的毒素造成的。細菌毒素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是夏季有利于細菌的繁盛和產生毒素,最常見的細菌有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肉毒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所產生的癥狀都是輕者嘔吐、腹瀉,重者臟器衰竭,與案例所描述的癥狀一致。霉菌毒素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最常見的是黃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久泡的黑木耳到底是哪種細菌污染,不同的地方所污染的細菌是不一樣的,但是所有的細菌毒素所造成的中毒癥狀是一樣的——嘔吐、腹瀉,然后臟器衰竭。
如何安全食用黑木耳?
黑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自古就是圣品,能夠疏通腸胃,對高血壓患者有益,但是正確安全的食用是享受美味的前提。
鮮木耳不可食用。這是因為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名為“卟啉”的物質,食用鮮木耳后經陽光照射會發生植物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癢痛。所以木耳都需要陽光暴曬,分解掉卟啉,制成干品再出售食用。
干制木耳食用前需要泡發洗凈,盡量用溫水泡發,縮短泡發時間,泡好后,流水清洗兩到三遍,最大限度除去雜質和有毒物質。
適量泡發,如果黑木耳泡多了,冰箱冷藏24小時,超過24小時后,不管是否變質都要扔掉。
筆者認為,近幾年發生的黑木耳中毒案例僅僅是個例而已,都是因為產生生物毒素,造成急性生物毒素中毒,完全沒有必要造成如此大的恐慌。只要加強食用、烹飪黑木耳的安全意識,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