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人民存在的營養問題
我國人口1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3%,可是占全世界可耕地面積僅7%;我國每年出生嬰兒2000萬,而可耕地面積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及不合理的規劃,正逐漸減少。從食物資源來講,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因此,生產更多、更有營養價值的食品來養活占世界人口23%的大國越來越重要。
隨著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及人民營養水平有很大提高,然而我國還有8000萬人口尚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年平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貧困縣有528個,占全國3000多個縣的1/6。一些老、少、邊、遠的貧困縣年人平均收入還不足400元,如何來提高這部分人群的營養水平,對我們每一個從事食品衛生、食品科學的人來講都將肩負著重任。我國0~18歲兒童、青少年有4億多,占全國總人口的35.7%,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長知識的重要年齡段,保證這部分兒童、青少年的營養水平,不僅有著重要現實意義,還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然而據最近的研究報告表明:
(1)如果以WHO標準(年齡、體重、身高)來衡量:中國小兒最突出的問題是體重不足,在農村可高達20%~25%,在部分邊遠山區高達60%。
(2)如果從營養素的攝取來看:維生素A、B2、D及礦物元素Ca、Fe、Zn、I嚴重不足。
(3)我國5歲以下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很高,1歲以內嬰幼兒總發病率達62%。總的趨勢是農村>城市,北方>南方。我國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很普遍,以上狀況與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肉、蛋、奶攝入太少有關。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表明,我國各種人群每日鈣的攝入量僅占需要量的50%。
(4)由于鐵的攝入不足,導致我國0~4歲嬰幼兒貧血發病率很高,在長江流域的個別農村甚至高達82.7%。
(5)由于地球化學原因,我國有一半省份處于低硒狀態,因而由于低硒的攝入造成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的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流行。除上海以外,全國各地均處于缺碘地區,我國是世界上防治碘缺乏的重點國家。
(6)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現營養過剩,如高脂、高熱量膳食,心血管疾病有上升趨勢,城市中有5%兒童超體重。
二、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
膳食結構不合理是造成營養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國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國家,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90.7%熱能來源來自糧食及果蔬。肉、蛋、魚、乳等動物性食物僅占9.3%。
植物性食物中維生素A、B2、D、Ca、Fe、Zn、Se、I的含量不僅低,而且利用率差因此出現上述的多種營養性疾病與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有密切關系。
三、改善人民營養水平的措施
(1)調動動、植物食品的供給比例,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取量是改善營養水平的關鍵,但這應與如下因素相適應:①應有相應的經濟收入;②豐富的動物性食品的餓供應;③飲食習慣的改變。
(2)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在某些食品中添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改善國民營養狀況既經濟又方便、有效的途徑。利用營養強化來改善營養水平已在很多國家的實踐中得到證實。
有的國家已把營養強化列入法律,對營養強化劑的化學形式,各種食品中的強化劑量,營養強化劑的品種及數量,以及可作為營養強化劑的衛生標準等均作了較為嚴格的規定。1994年6月8日我國衛生部發布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GB-14880-94)的我國“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了允許營養強化劑25種,1996年增加了10種,其中維生素17種,礦物質18種。
食品通過營養強化劑來防治某些疾病已見到十分可喜的效果,如我國克山病區、大骨節病區在食鹽中強化硒預防克山病、大骨節病效果顯著,發病率明顯降低。北京市近年來兒童佝僂病發生率較前顯著降低,這與近年來在北京大力推廣AD奶有關。為了降低貧血、缺鋅的發病率,一些補鐵、補鋅的食品上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證明,食品通過強化是改善國民營養的有效途徑。
四、當前營養保健食品市場的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營養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因此市場上營養強化食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但由于種種原因,營養食品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1989年,受衛生部婦幼司的委托,對北京市場兒童營養食品的質量進行檢測。1992年受衛生部科技司的委托,對全國市場營養食品質量進行檢測。
兩次檢測的結果表明,約60%的食品內在質量與標簽不符,少加、不加或多加營養強化劑的現象相當普遍,已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最近中央領導指示衛生部、國內貿易部、國家技術監督局組織力量對200多種口服液進行質量抽查,結果表明僅21種達到要求。營養強化食品的質量如再任其自流,其危險性、欺騙性將不可收拾,反而會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五、提高食品營養質量的根本措施
首先,生產、經營廠家,必須對本企業的產品負起責任,提高產品質量意識,這是極其重要的。
其次是,國內必須指定專門廠家從事生產不同品種的復合營養添家劑,供給食品生產廠家用,這種復合營養素在質量上應該是有保證的,而且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我國人口1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3%,可是占全世界可耕地面積僅7%;我國每年出生嬰兒2000萬,而可耕地面積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及不合理的規劃,正逐漸減少。從食物資源來講,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因此,生產更多、更有營養價值的食品來養活占世界人口23%的大國越來越重要。
隨著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及人民營養水平有很大提高,然而我國還有8000萬人口尚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年平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貧困縣有528個,占全國3000多個縣的1/6。一些老、少、邊、遠的貧困縣年人平均收入還不足400元,如何來提高這部分人群的營養水平,對我們每一個從事食品衛生、食品科學的人來講都將肩負著重任。我國0~18歲兒童、青少年有4億多,占全國總人口的35.7%,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長知識的重要年齡段,保證這部分兒童、青少年的營養水平,不僅有著重要現實意義,還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然而據最近的研究報告表明:
(1)如果以WHO標準(年齡、體重、身高)來衡量:中國小兒最突出的問題是體重不足,在農村可高達20%~25%,在部分邊遠山區高達60%。
(2)如果從營養素的攝取來看:維生素A、B2、D及礦物元素Ca、Fe、Zn、I嚴重不足。
(3)我國5歲以下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很高,1歲以內嬰幼兒總發病率達62%。總的趨勢是農村>城市,北方>南方。我國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很普遍,以上狀況與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肉、蛋、奶攝入太少有關。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表明,我國各種人群每日鈣的攝入量僅占需要量的50%。
(4)由于鐵的攝入不足,導致我國0~4歲嬰幼兒貧血發病率很高,在長江流域的個別農村甚至高達82.7%。
(5)由于地球化學原因,我國有一半省份處于低硒狀態,因而由于低硒的攝入造成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的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流行。除上海以外,全國各地均處于缺碘地區,我國是世界上防治碘缺乏的重點國家。
(6)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現營養過剩,如高脂、高熱量膳食,心血管疾病有上升趨勢,城市中有5%兒童超體重。
二、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
膳食結構不合理是造成營養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國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國家,據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90.7%熱能來源來自糧食及果蔬。肉、蛋、魚、乳等動物性食物僅占9.3%。
植物性食物中維生素A、B2、D、Ca、Fe、Zn、Se、I的含量不僅低,而且利用率差因此出現上述的多種營養性疾病與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有密切關系。
三、改善人民營養水平的措施
(1)調動動、植物食品的供給比例,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取量是改善營養水平的關鍵,但這應與如下因素相適應:①應有相應的經濟收入;②豐富的動物性食品的餓供應;③飲食習慣的改變。
(2)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在某些食品中添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改善國民營養狀況既經濟又方便、有效的途徑。利用營養強化來改善營養水平已在很多國家的實踐中得到證實。
有的國家已把營養強化列入法律,對營養強化劑的化學形式,各種食品中的強化劑量,營養強化劑的品種及數量,以及可作為營養強化劑的衛生標準等均作了較為嚴格的規定。1994年6月8日我國衛生部發布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GB-14880-94)的我國“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了允許營養強化劑25種,1996年增加了10種,其中維生素17種,礦物質18種。
食品通過營養強化劑來防治某些疾病已見到十分可喜的效果,如我國克山病區、大骨節病區在食鹽中強化硒預防克山病、大骨節病效果顯著,發病率明顯降低。北京市近年來兒童佝僂病發生率較前顯著降低,這與近年來在北京大力推廣AD奶有關。為了降低貧血、缺鋅的發病率,一些補鐵、補鋅的食品上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證明,食品通過強化是改善國民營養的有效途徑。
四、當前營養保健食品市場的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營養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因此市場上營養強化食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但由于種種原因,營養食品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1989年,受衛生部婦幼司的委托,對北京市場兒童營養食品的質量進行檢測。1992年受衛生部科技司的委托,對全國市場營養食品質量進行檢測。
兩次檢測的結果表明,約60%的食品內在質量與標簽不符,少加、不加或多加營養強化劑的現象相當普遍,已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最近中央領導指示衛生部、國內貿易部、國家技術監督局組織力量對200多種口服液進行質量抽查,結果表明僅21種達到要求。營養強化食品的質量如再任其自流,其危險性、欺騙性將不可收拾,反而會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五、提高食品營養質量的根本措施
首先,生產、經營廠家,必須對本企業的產品負起責任,提高產品質量意識,這是極其重要的。
其次是,國內必須指定專門廠家從事生產不同品種的復合營養添家劑,供給食品生產廠家用,這種復合營養素在質量上應該是有保證的,而且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