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1] 蔣運達
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摘要:本文介紹了多年來監管檢驗出口塑料包裝袋(膜)的一些工作體會,對檢驗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提醒生產和使用企業應注重食品包裝安全。
食品包裝作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其本身的質量安全亦直接影響到所接觸食品的安全。在出口食品檢驗檢疫工作中,檢驗檢疫人員始終把食品安全和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內包裝的包裝安全作為一個整體重點予以關注。要求出口食品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食品包裝用材質或成型品的相關國家衛生標準要求。
日前,我局檢驗檢疫人員與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供應部有關負責人赴山東兩家大型出口塑料包裝企業,就包裝材料的質量和安全問題進行了考察,并將日常監管中收集到的各種食品包裝袋一同帶去請專業人士進行了分析。
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秦皇島地區出口食品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其主導出口產品葡萄糖、玉米淀粉、蛋白粉、山梨醇等玉米深加工產品。年出口量近2萬噸,其塑料包裝材料年消耗在600萬條(袋)左右。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和檢驗檢疫部門的技術指導下,其產品質量一直在穩步提高,產品遠銷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的品管部和供應部等部門按照GMP質量管理要求,對所購塑料包裝袋進行質量評價和檢驗,把檢驗中發現的包裝質量問題經常向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反饋。主要問題有包裝材質性能不良造成破損、規格不符和要求、封口開線、開裂、內含雜物等。檢驗檢疫部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也對出口食品包裝袋(膜)的塑料原料、包裝原紙、粘合材料、印刷油墨等的是否安全和環保提出質疑,并建議企業在采購包裝的同時向包裝生產企業索要相關安全衛生檢驗報告。為了解除這些擔心,我們和企業一同組織了這次考察活動。
在企業考察期間,我們參觀了生產車間、原料庫、輔料庫、無菌內包裝車間、化驗室、成品庫等。按照考察計劃重點查看了兩家企業的資質證書,了解了聚乙烯和聚丙烯原料的來源和化學特性,到實驗室查閱了有關檢驗標準和檢測報告,對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逐一進行了解和實地測量,查閱了有關生產檢驗記錄,和生產、檢驗管理人員進行了座談。
總體印象:兩家包裝企業都獲得了出口商品包裝容器質量許可證,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生產設備先進、包裝性能檢測設備齊全,從原料、輔料進廠到產品包裝出廠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制度。車間設有防塵、除靜電、殺菌等防護設施,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出入,設有更衣、洗手設施。
存在的問題:
1、實際考察中發現兩企業的生產車間潔凈度沒有達到30萬級潔凈車間要求,內外壓差及塵埃粒子檢測、細菌檢測不規范。
2、對原料中加入的色母料、印刷油墨、稀釋劑等輔助材料的食品安全性能不能確認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對于直接出口的包裝材料主動向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提出檢驗申請,而對于國內銷售并用于包裝出口食品的包裝只能提供每年兩次的當地質檢部門型式抽檢報告,報告中缺少重金屬、毒理學等涉及安全衛生項目檢驗。
4、出口成品包裝袋與內銷包裝混放亂,使用木質托盤。
5、塑料包裝產品降解技術不成熟。
通過此次考察,我們看到無論是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還是食品包裝使用企業,對包裝的質量安全普遍十分重視,原料入廠和成品出廠都執行了嚴格的評審程序和檢驗以保證出口包裝產品的質量,通過設備更新和維護、技術把關保證包裝生產質量。然而由于包裝生產企業從經濟角度考慮,不愿做或減少涉及安全衛生項目的技術投資,出口用于食品的塑料包裝存在衛生安全隱患,食品包裝生產車間衛生管理有待提高。考察中,我們還了解到一些包裝生產企業和使用企業單純從成本考慮,使用含有再生塑料成分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粉料,而不按食品包裝材料衛生要求使用粒料,在復合膜食品袋彩印包裝中,使用苯、二甲苯、丁酮等作為稀釋劑、展開劑,而用這些材料生產的塑料袋只能應用于非食品包裝,產生刺激性氣味和有毒有害物質可能對預包裝的食品產生二次污染和危害。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包裝安全的關注與日俱增,國外已經開始從包裝安全角度研究技術壁壘措施。食品包裝的安全和環保作為一項課題擺在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和出口預包裝食品企業面前。作為出口食品把關服務的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應納入出口食品衛生注冊管理,監管生產原料和生產過程,按照食品包裝用材質或成型品的相關國家衛生標準要求指導企業生產;對出口預包裝食品企業出口食品檢驗時,審核權威部門出具的包裝材料衛生安全證明,要求在塑料包裝物明顯位置標注塑料原料成分。對疑似再生塑料生產的食品包裝材料,要求生產廠家提供再生塑料來源,生產工藝和控制方法,通過測試證明采用的再生過程可以去處可能存在的污染;檢驗檢疫部門和出口預包裝食品企業應配備相應的檢驗設備,加強人員培訓,搜集國內、國外食品包裝科技和安全信息,共同防范出口食品包裝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