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防城港東興市萬尾金灘海域一艘榴蓮貨船側翻,海面漂浮著大量榴蓮,瞬間變成了“榴蓮海灘”,當地村民不顧勸阻,紛紛下海打撈的新聞沖上頭條。
前一刻 吃貨們還在捶胸頓足 下一刻 比電影劇情還要峰回路轉的 反轉馬上來了!
據“廣西東興”公眾號報道,截至2020年8月27日10時,東興市各醫療機構報告因食用萬尾海域撿來榴蓮出現不適癥狀人員523人次,經醫學排查,大部分就診人員只是稍感不適,其中有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癥狀者101人,予以對癥處理后陸續自行返家。目前留院觀察9人,病情穩定。
網友們紛紛猜測 是何方神圣 讓水果之王榴蓮 成為了撂倒幾百號人的“毒物”?
那么, 副溶血性弧菌是什么呢?
副溶血性弧菌是喜歡鹽的微生物,是夏秋季沿海地區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日常喜歡潛伏于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偶爾通過鹽腌制品或咸菜、腌肉、咸蛋、醬菜等傳播。重點是,海里這種致病菌非常常見,除了海產品外,其他食物包括本次案件中的榴蓮,經海水浸泡也有可能被污染,人一旦進食也可以導致食物中毒!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潛伏期為1小時~4天不等,多數為10小時左右。起病急驟,初期有腹部不適,全身寒戰,有陣發性加劇且部位不定的腹痛,伴惡心、嘔吐,繼之發熱、腹瀉,為水樣便、糊狀便、洗肉水樣便或膿血便。
撿來的榴蓮還能吃嗎? 海產品容易帶菌還能吃嗎? 如何將副溶血性弧菌拒之門外?
專家解答
此前報道:海上飄來大量榴蓮引發哄搶!結果,數百人中毒......
當地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食品安全專業人員,與防城港市、東興市相關單位聯手出擊,經過縝密的流行病學、食品衛生學調查以及實驗室檢測,最終找出了本次案件的真兇:副溶血性弧菌!!!
針對這次事件,應立即停止食用或銷售污染的榴蓮,切斷致病菌侵犯人體途徑,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從以下方面預防“副溶”導致的食源性疾病:
1.不要進食海里撈出來路不明的其他食品(非海產品)。
2.進食海產品前應煮熟煮透,不生吃海產品。
3.用于加工海產品的器具必須進行嚴格清洗和消毒。
4.加工過程生熟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同時要在低溫下儲藏食品。
5.副溶血性弧菌對酸敏感,烹飪和調制海產品時可加入適量的食醋。
6.燒熟的食品盡快食用,隔餐食品低溫保存,徹底加熱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