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的朋友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的車間那些屬于清潔區,那些屬于準清潔區?怎么劃分的?潔凈區的潔凈度又是多少?微生物監控指標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找不到依據來回答。但如果這些問題不搞明白,則我們車間的布局設計、衛生控制就沒有依據,從而無法保證環境衛生滿足食品安全的需要。所以,熱心的食品微生物檢測小編花點時間梳理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分享給愛學習的你!
食品加工車間如何劃分衛生等級?
為了便于對不同生產區域進行設計和衛生管理,通常將食品車間(區域)劃分為不同的衛生等級,根據GB14881-2013《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通常可劃分為清潔作業區、準清潔作業區和一般作業區。準清潔區和清潔區也統稱為管制生產區。而根據ISO14698-1《生物潔凈室-生物污染控制》,則按生物污染程度劃分為低危險區域(可忽略危險)、中等危險區域、高危險區、最高危險,外企一般按高、中、低進行車間劃分。
我們國內企業還是按GB14881來劃分吧。問題來了,哪些工段/區域屬于潔凈區,哪些屬于準潔凈區呢?究竟如何來界定?理論上是依據食品可能受到生物污染的風險,以及后續是否存在滅菌工序來合理判定本區域的衛生等級。國內的各類《食品生產衛生規范》(俗稱食品GMP標準)和CCAA發布的一些《食品生產企業要求》的標準中有個別是有明確分區標準的,如CCAA0016-201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飲料生產企業要求》5.1.4.2條款的規定:
但大部分GMP標準是沒有明確分區方法的,那怎么辦呢?其實我們可以借鑒GB50687-2011《食品工業潔凈用房建筑技術規范》的劃分標準:
第一類:一般食品的劃分標準:
第二類:乳制品的劃分標準
第三類:飲料的劃分標準
當然,以上標準并非是絕對的,由于食品加工各自的特點、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程度、對車間的潔凈要求不盡相同,所以還需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合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