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廣州市從化江埔明賢超市銷售的標稱江門市新會區雙水家順食品廠生產的雞粉調味料,大腸菌群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廣州市白云區松洲向天歌茶餐廳使用的碗,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恒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加工的布拉齋腸,菌落總數不符合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如果食品中的大腸菌群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
7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問題,分別為廣州市國潤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江門市蓬江區大平調味食品廠生產的懷仁泉老陳醋,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潮州市生福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金寶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雞味調味料,安賽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韶關市湞江區十里亭粵北萬家福超市銷售的標稱揭陽市揭東區任事發食品廠生產的潮汕菜皇,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門市蓬江區富味商行銷售的標稱潮州市湘橋區源興達食品廠生產的菠蘿片,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昆山潤華商業有限公司順德區龍江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康拜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九制陳皮(蜜餞),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湛江市赤坎區金港興餅業商行銷售的標稱廣東青豪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紅梅(李子制品)和風干烏李,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安賽蜜作為甜味劑廣泛應用于食品中,不在人體內代謝,不提供能量,按相關標準添加到食品中不會引起身體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調味品中安賽蜜最大限值為0.5g/kg。造成食品中安賽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生產經營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安賽蜜或者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長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調味品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限值為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造成健康危害,但過量食用會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對蔬菜制品和水果制品的限量值有相關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后為提高產品色澤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可能是使用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還可能是由于使用硫磺熏蒸漂白這種傳統工藝或直接使用亞硫酸鹽浸泡所致。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長期攝入甜蜜素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話化類蜜餞涼果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為8.0g/kg。蜜餞中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度,超量使用甜蜜素;也可能是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甜蜜素含量較高;還可能是添加過程中未準確計量等。
此外,還有2批次食品分別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其他指標問題,分別為梅州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潮汕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橄欖菜,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佛山市悅家商業有限公司南海桂城悅萬廣場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潮盛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型花生醬,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同時,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將相關情況記入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按規定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