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批次食品檢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武功縣小村鎮好又多超市銷售的豆腐皮,1批次檸檬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藍田縣廷海大家子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西安振龍調味副食有限公司生產的振龍牌麻辣粉,1批次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臨渭區故市鎮人人家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陜西紅玉紅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玉紅牌生姜粉調味料,1批次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武功縣多好又多連鎖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咸陽福瑞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芙瑞林牌香酥餅,1批次莧菜紅、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莧菜紅又名藍光酸性紅,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食品合成著色劑,常用于果蔬汁(肉)飲料、碳酸飲料、配制酒、蜜餞涼果、果醬、果凍等制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糕點中不得使用。造成食品中莧菜紅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超范圍使用,或者未對配料準確計量。
亮藍又名食用藍色2號,屬于水溶性非偶氮類合成著色劑,食品行業中適用于糖果、飲料等的著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糕點中不得使用。造成食品中亮藍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超范圍使用,或者未對配料準確計量。
檸檬黃是一種合成著色劑,常用于飲料類配制酒、糖果、風味發酵乳、腌漬蔬菜、果凍、膨化食品等制品。檸檬黃基本無毒,不在體內貯積,絕大部分以原形排出體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在豆干、豆腐、豆皮等中不得使用檸檬黃。造成食品中檸檬黃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超范圍使用,或者未對配料準確計量。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遇水以后形成亞硫酸。二氧化硫被氧化時可使食品的著色物質還原褪色,亞硫酸對食品的褐變有抑制作用,對細菌、真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既是漂白劑又是防腐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其他香辛料調味品中不得使用二氧化硫。超標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為提高產品色澤或者保鮮違規使用。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內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少量攝入二氧化硫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會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石泉縣可仙燕窩海鮮干貨店在淘寶網(網店名稱:可仙富硒食品店)銷售的標稱石泉饞寶食品加工坊生產的虎皮香干(石鍋豆干-微辣),1批次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陜西三原百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蓼花糖(膨化食品),1批次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商洛市商州區沙河子鎮優尚購物廣場沙河子店銷售的標稱西安健瑞新商貿有限公司委托西安市戶縣旺通食品廠生產的健瑞牌綠豆鍋巴,1批次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含油型膨化食品和非含油型膨化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標準值為n=5,c=2,m=10000,M=100000CFU/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和經營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為西安市蓮湖區新喜食品批發部銷售的標稱興平市瑞興福食品廠生產的老丁家牌葵花籽,1批次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反映了食用油脂新鮮度和氧化酸敗程度,一般來說過氧化值越高其酸敗度越厲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瓜子中過氧化值的最大允許限量為0.80g/100g。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也可能是終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生產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