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信息顯示,這6批次不合格食品分別為標稱武夷山武夷茶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24年6月10日生產的金駿眉(茶葉),檸檬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福州市鼓樓區華大街道巫生桂水果店銷售的東魁 楊梅(訂單日期為2024年5月22日),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福建省榮泰旺嘉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龍眼(購進日期為2024年11月19日),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石獅市啊胖水果店銷售的龍眼(購進日期為2024年11月22日),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平潭縣城關何龍小吃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為2024年11月15日),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豐澤區賞悅餐飲店銷售的干炒牛河(加工日期為2024年10月23日),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檸檬黃是一種酸性合成著色劑,主要用于飲料、果醬、蜜餞涼果等食品。少量檸檬黃會被人體消化代謝排出,但其沒有營養價值,長期食用檸檬黃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茶葉中不得使用檸檬黃。檸檬黃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為了改善產品色澤而超范圍使用。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長期攝入甜蜜素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危害。楊梅中檢出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單位為增加產品甜味,違規添加甜蜜素。
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會產生二氧化硫殘留。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攝入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可能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中二氧化硫的最大殘留量為0.05g/kg。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含鋁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長期食用鋁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導致運動和學習記憶能力下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硫酸鋁鉀、硫酸鋁銨可應用于油炸面制品,其添加量“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終產品中鋁的殘留量不得超過100mg/kg。鋁的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添加劑。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體內多種氧化酶,長期大量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產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大米制品中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針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開展核查處置,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義務,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