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使用)
二.容量瓶
1. 構造: 磨口、細頸、梨形平底
2. 特點: ? 容量瓶上注明溫度和容積。? 容量瓶頸部有刻度線。
3. 使用范圍:專門用來配制一定體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4. 注意事項:? 使用前先檢漏。 ? 不可裝熱或冷的液體。? 不能用來溶解固體物
質或存放液體或進行化學反應。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進行溶解(體積不準確),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會灑
到外面);三忌加水超過刻度線(濃度偏低);四忌讀數仰視或俯視(仰視濃度偏低,俯視濃
度偏高);五忌不洗滌玻璃棒和燒杯(濃度偏低);六忌標準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
器,不是容器)。
全過程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八個步驟 八字方針:計,量,溶,冷,轉,洗,定,搖
以0.1mol/LNaCO
三、 溶液500ml為例說明溶液的配制過程
1. 計算:NaCO物質的量=0.1mol/L×0.5L=0.05mol,由NaCO摩爾質量106g/mol, 則33
NaCO質量=0.05mol×106g/mol=5.3g 3
2. 稱量:用分析天平稱量5.300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 溶解:在燒杯中用100ml蒸餾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攪拌(注意:應冷卻,不可
在容量瓶中溶解)
4. 轉移,洗滌: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較細,為避免溶液
灑出,同時不要讓溶液在刻度線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為保證溶質盡可能全
部轉移到容量瓶中,應該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將每次洗滌后的溶液
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輕輕振蕩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 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到刻度,這個操作叫定容。。
定容時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不能俯視
或仰視,否則都會造成誤差
5. 搖勻:定容后的溶液濃度不均勻,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緊,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
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勻。這個操作叫做搖勻。
6. 把定容后的Na
CO溶液搖勻。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蓋上瓶塞,貼上標簽。 23
四、 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濃度的誤差?
nB根據 ,引起誤差的原因就在“溶質n”和“溶液體積V”是否準確,所以c == BB ̄ V
引起誤差的可能有:
1. 固體藥品的稱量與液體藥品的量取是否準確。
2. 溶于水放熱或吸熱的試劑,溶解后未冷卻會引起溶液體積偏差,使所配溶液濃度出
現誤差。
3. 溶液移入容量瓶時有少量濺出,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4. 配制過程中,未用蒸餾水洗滌用過的燒杯和玻璃棒,所配制溶液濃度偏低。
5. 定容時仰視讀刻度,所得溶液濃度偏低,俯視則會偏高。
所以配制的過程中要防止溶質的損失(如:稱量、移液時引流、溶解后洗滌),防止溶
液體積的偏大偏小(如:溶解后冷卻、眼睛仰視、俯視)。
a. 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儀器,不能用來溶解
b. 溶解完溶質后溶液要放置冷卻到常溫再轉移
c. 溶解用燒杯和攪拌引流用玻璃棒都需要在轉移后洗滌兩三次 4. 把小燒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較細,為避免溶液灑出,同時不
要讓溶液在刻度線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 5. 定容時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不能俯視
或仰視,否則都會造成誤差,俯視使溶液體積偏小,使溶液濃度偏大。仰視使溶液體積
偏大,使溶液濃度偏小。
6. 定容一旦加入水過多,則配制過程失敗,不能用吸管再將溶液從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7. 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線,不能再補加再補加蒸餾水,因為用膠頭滴管加入蒸餾水定
容到液面正好與刻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為容量瓶的標定容量。搖勻后,豎直容量瓶
時會出現液面低于刻線,這是因為有極少量的液體沾在瓶塞或磨口處。所以搖勻以后不
需要再補加蒸餾水,否則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