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749-2022
生活飲用水指標解讀
金屬和類金屬指標
1檢測依據
GB/T5750.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2部分:水樣的采集與保存》
GB/T5750.6-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6部分:金屬和類金屬指標》
2水樣采集
一、采樣容器
潔凈聚乙烯瓶(桶或袋)P
二、采樣容器的洗滌
將容器用水和洗滌劑清洗,除去灰塵和油垢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然后用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或鹽酸)浸泡8h以上,取出瀝凈后用自來水沖洗3次,并用純水充分淋洗干凈。
三、采樣要求
采樣前應先用待采集的水樣蕩洗采樣器、容器和塞子2~3次(測定石油類水樣除外)。
四、水樣保存方法與保存時間
1.一般金屬和類金屬:P—加入硝酸,調至pH≤2—14d。
2.銀:G,P(棕色)—加入硝酸,調至pH≤2—14d。
3.砷:P—加入硝酸,調至pH≤2。采用氫化物發生技術分析時,加入鹽酸,調至pH≤2—14d。
4.鉻(六價):G,P(內壁無磨損)—加入氫氧化鈉,將pH調至7~9—48h。
3項目測定:鎘
一、概念
鎘是一種稀有金屬元素,它微量而廣泛的存在環境中,在天然水體中,鎘含量一般為0.02~0.1μg/L。鎘有很大毒性,可使肌肉萎縮、關節變形、骨骼疼痛難忍,不能入睡。
二、意義
1.鎘是有毒元素。食用鎘污染的食物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在日本發生的“痛痛病”就是典型例子。
2.環境中的鎘來自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物擴散、污水及當地空氣污染。飲用水中鎘的污染可能來自鍍鋅管中鋅的雜質和焊料及某些金屬配件。食品是日常鎘暴露的主要來源。每日經口攝入鎘的量約10~35μg,吸煙是額外的鎘暴露源。
3.鎘最初在腎臟累積,生物半衰期約10~35年。鎘具有通過吸入途徑致癌的證據,IARC將鎘及鎘的化合物列入2A組。但沒有鎘經口攝入途徑致癌的證據,鎘的遺傳毒性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腎臟是鎘毒性的主要靶器官。
三、測定方法——無火焰原子吸收法
1.原理
2.試驗步驟
吸取10mL水樣,加入1mL磷酸二氫銨溶液,0.1mL硝酸鎂溶液,同時取10mL硝酸溶液(1+99),加入等體積磷酸二氫銨溶液和硝酸鎂溶液作為空白。儀器參數設定后依次吸取20μL試劑空白、標準系列和樣品,注入石墨管,啟動石墨爐控制程序和記錄儀,記錄吸收峰高或峰面積。
3.試驗數據處理
繪制標準曲線,從曲線上查出鎘的質量濃度。
4.注意事項
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均須先用硝酸溶液(1+9)浸泡,并直接用純水清洗。
5.指標限值
鎘:0.005mg/L
四、其他
1.土壤中鎘來源
土壤鎘的來源主要歸于自然和人為活動兩種來源,前者來源于巖石和土壤的本底值,而后者則來源于工業“三廢”和含鎘肥料大量的施用。
2.土壤鎘污染危害
土壤被重金屬污染后,土體結構將發生惡性改變,土壤上植物無法正常生長,土壤微生物活性也會受到不利影響。土壤鎘污染的發現往往是滯后的,不能被降解,極難被分離提取,不論鎘污染程度高低,均能在土壤中長期存在、不斷累加。土壤中鎘的長期積累潛伏會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嚴重的影響。鎘在土壤中的不斷積累會對土壤固有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及活性產生一定的破壞,導致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優勢菌種發生變化或死亡,進而破壞土壤理化性質,進一步影響到土壤生態結構和功能穩定,從而使土壤活性和作用衰退,喪失一定程度的土壤固有功能。達到一定程度的鎘污染破壞了良好的土壤環境,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長,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品質較低,通過農作物的積累和吸收轉移到食物鏈,最終對人體產生傷害。
3.水環境中的重金屬
重金屬是指密度在4g/cm3以上的約60種元素或密度在5g/cm3以上的約45種元素,一般包括鎘(Cd)、汞(Hg)、鉛(Pb)、鉻(Cr)等金屬元素以及砷(As)等毒性顯著的類金屬元素。
4.水中常見重金屬的來源及危害
5.鎘污染的來源
環境中鎘污染的最主要來源是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和冶煉排出廢氣、廢水和廢渣。煤和石油燃燒排出的煙氣。含鎘肥料的施用也是造成鎘污染的原因之一。此外,在電鍍、制造合金、焊料、顏料、電池、雷達、電視機熒光屏、半導體元件、照相材料、化肥、殺蟲劑、塑料、槍械彈藥等生產中用做原料或催化劑,其在生產過程中可向環境排放出含鎘廢物。餐飲具和食品包裝也存在鎘污染。如在上釉的陶器中儲存食品,尤其酸性液體食品,可引起明顯的鎘污染。
6.食品中鎘的來源
(1)鎘遷移性強,工業生產及生活活動排放的含鎘廢水、廢氣、廢渣,經作物吸收、食物鏈或接觸吸附等方式進入到食品中,成為食品中鎘的來源。
(2)農作物的根系易從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鎘;農業上施用含鎘農藥或化肥,使鎘進入土壤蓄積,進而被作物吸收。
(3)養殖水體中含鎘,經非生物作用使得水產品富集鎘;畜牧業使用的飼料、藥物等含鎘,造成畜禽體內積累鎘。
(4)在包裝或盛裝食品時,使用由合金、釉彩和顏料等含鎘材料,析出的微量鎘沾染在食品上,致使食品被鎘污染。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