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T 214-2017 要求儀器設備應滿足計量溯源性要求。計量溯源性是“測量結果的特性,測量結果可以通過形成文件的不間斷的校準鏈與參考對象相關聯,每次校準均會引入測量不確定度”。在這個概念中,我們該如何理解“不間斷的校準鏈”“形成文件”以及“參考對象”呢?
為便于理解,我們用測量長度的線紋尺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的具體過程作一說明。
量值傳遞的過程:第一步,用國家計量基準633nm波長基準,采用比較測量法檢定激光干涉比長儀;第二步,再使用激光干涉比長儀,采用直接測量法檢定一等標準金屬線紋尺;第三步,再使用一等標準金屬線紋尺,采用比較測量法檢定二等標準金屬線紋尺;第四步,再使用二等標準金屬線紋尺,采用直接測量法檢定三等標準金屬線紋尺;第五步,再使用三等標準金屬線紋尺,采用直接測量法檢定工作計量器具——鋼直尺;在生產中使用鋼直尺測得的長度值,就通過這一條不間斷的鏈與國家基準633nm波長基準聯系起來,這一自上而下的過程就是量值傳遞。
量值溯源的過程:在生產中,將測量長度所使用的鋼直尺,送到具有三等標準金屬線紋尺的計量檢定機構檢定,而該三等標準金屬線紋尺是經過二等、一等標準線紋尺直至國家633nm波長基準檢定的,由此使鋼直尺測得的長度值,就通過這一條不間斷的鏈與國家基準聯系起來,這一自下而上的過程就是量值溯源。
不間斷的校準鏈:在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過程中,都有一個不間斷的鏈與國家基準相連接。對校準來說是同樣的過程,儀器設備也是通過“不間斷的鏈”與國際基準建立聯系,就是“不間斷的校準鏈”。
所謂形成文件,在不間斷的校準鏈中,儀器設備對被測對象進行測量,所使用的方法標準是一種文件;各級對設備進行檢定/校準,所使用的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也是一種文件;還包括機構獲得認可的證書等均為所指的“形成文件”。
關于參考對象,是指各級校準機構實現校準所使用的計量標準,校準鏈上計量標準會有多個等級,各計量標準的等級并不完全相同,不具有唯一性。所以,用“參考對象”來統稱和表達。
作為檢驗檢測機構的一員,這些概念清楚后,計量溯源性要求理解起來就會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