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T 214-2017 在4.5.1 總則部分規定“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與其活動范圍相適應的管理體系,應將其政策、制度、計劃、程序和指導書制定成文件,管理體系文件應傳達至有關人員,并被其獲取、理解和執行”。這是對管理體系的總要求。
建立,從無到有的過程。所建立的管理體系文件應與實驗室活動范圍相適應,為了保持管理運行的一致性、穩定性,所有的政策、制度、計劃、程序和指導書都應制定成文件,實現文件化管理。在建立時就要把它建好,與實驗室實際運行相適應。
實施,用實際行動去開展和落實。就是前面所講的要按管理體系要求工作,管理體系實施好的機構,干什么工作都要查閱管理體系文件,看管理體系是怎么規定的,怎么規定的就怎么做,這樣才能對工作進行有效規范和控制。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依據,不能憑感覺,離開管理體系文件是無法工作的。
保持,維持運行狀態使其不消失或減弱。任何制度規定在執行中都會產生自然的衰減,保持管理體系運行狀態,需要管理層持續的關注,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不是建立了就萬事大吉了,就會自動運行,需要持續地解決問題,實施改進,才會得到保持。不能建起來就放在一邊,處于一種自然狀態,是很難保持的。
實驗室不只是建立管理體系,還應實施管理體系,不只是實施還應保持運行狀態,建立、實施和保持是管理體系運行的三個連貫動作。
管理體系運行中有三種情況需要注意:
一是很多機構感覺管理體系用不上,管理體系與實際運行是“兩張皮”,體系是體系,運行是運行。什么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建立管理體系文件時,語境出了問題,使用的是一種解釋性、說明性語境,不是規范性、控制性語境。看起來很好,用起來不知從何下手。標準文本在用語上要求建立程序、形成文件,是可以的,但實驗室應從如何落實的角度去考慮,不要以為文件化了,就滿足了要求。文件化只是第一步,只是建立了管理體系,后面還有實施和保持,所以,在建立管理體系文件時,應基于如何規范和如何控制的角度去建立,這樣編寫的管理體系文件顯然就會不同。
二是我們不能覺得有了管理體系文件,就會自然得到實施,忽視管理層該做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形成文件了就像有了交通規則,車還得你去開,開車時你要遵守交通規則,不遵守就會受到處罰,這是強制性的。管理體系文件有了,還需要采取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一直到使大家能夠自覺按管理體系工作為止。管理體系文件是編寫出來的,但管理體系運行必然是摔打出來的。
三是學習理解時還有一種情況,許多員工覺得管理體系內容很多,難以理解和掌握。實際上,管理體系適用于所有人員,但每個人員并不運行所有要素。每個人只需要了解全局的、熟悉相關的,掌握自己的,掌握自己的是關鍵。每個人只需運行與自己有關的要素即可。這樣就簡單多了。
實驗室管理體系文件是開展檢驗檢測工作的依據,是必須遵守的規則和制度。實驗室只有建立、實施和保持好管理體系,才能確保數據結果的有效性,減少實驗室運行的風險,降低管理運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無法復制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