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告審核
檢測報告在簽發前必須進行校對和審核。校對主要是對數據轉移、計算處理及報告內容差漏進行校對;審核是對報告的完整性、項目的齊全性、依據的正確性以及結論的正確性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
①檢測所依據的標準、方法、指導書的有效性;
②檢測所依據方法、儀器設備、環境條件選用、數據計算以及所有文字、符號、計量單位的正確性;
③報告的檢測結果與檢測原始記錄的一致性;
④報告內容及其檔案要件的完整性;
⑤報告結論的正確性及報告編制的規范性。
(2)報告簽發
經審核的檢測報告由授權簽字人簽發(批準)。
授權簽字人簽發(批準)時,要遵循客觀事實,要公正評價檢測結果。
簽發審查應突出重點:
授權簽字人在報告簽發時,除檢測數據應具有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這“五性”外,還必須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中對授權簽字人的審核范圍和職責權限的規定,遵守三級審核程序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
審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①檢測報告的整體符合性審查
符合性審查包括完整性和代表性。由于各類檢測數據均以檢測報告的形式出現,所以授權簽字人必須先根據檢測目的對檢測報告的整體符合性進行全面的、認真細致的審查。
如檢測報告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相應的檢測技術規范和檢測機構文件化的規定;報告名稱是否正確,描述是否規范,信息是否充分,項目是否齊全,檢測方法是否合適,檢測頻次是否達到要求,數據是否有漏測漏報,結果表達是否符合規范,是否與檢測任務單的要求相一致;樣品交接單、原始記錄等是否按有關要求填寫,記錄是否全面,是否有相應人員的簽名等。在保證報告完整性的基礎上,重點審核是否執行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選擇使用的檢測方法與標準是否現行有效;檢測儀器精度和有效性是否符合檢測對象的要求;出具的檢測數據的有效位數是否與采用的分析方法相一致。
②檢測報告的數據合理性審查
由于有些被測樣品本身的性質及相互關系,某些被測參數之間有緊密的相關性。因此,可以結合分析參數間的相互關系來審查報告。結合影響檢驗結果因素進行審查。可以從儀器設備精度、操作性能以及運行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解,審查檢測數據合理性。檢測記錄中出現異常數據的分析判斷,可結合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內容進行審查。通過現場查看和檢測過程追蹤調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報告的可靠性。
③ 法律法規性審查
審查報告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報告由檢測機構的負責人或其授權簽字人簽發,對于授權簽字人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相應授權簽字領域的資格和經驗;
②能參與監督日常報告產生的關鍵過程;
③熟悉檢測標準與檢測程序(包括: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術領域的實際能力);
④能對檢測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評價;
⑤熟悉質量標準體系的知識;
⑥熟悉評審機構方針、政策以及對實驗室的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