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的名稱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宋以前叫做湯餅。明末的張岱在《夜航船》中說:“魏作湯餅,晉作不托。”(不托即面,簡于湯餅)湯餅其實就是面片,后來又演化出“索餅”,很像今天的寬面條。到了晉朝,湯餅就有了細條狀的了,這是叫做“不托”。唐代依然稱為“不托”,到了宋代,始見面條的稱呼,而且作面的方式也有很多種,除了煮之外,還有炒、燜、煎,面條的澆頭更有了很大的擴展,各種葷素菜都可以拌面而食,和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了《東京夢華錄》中記有四川風(fēng)味的插肉面,南方風(fēng)味的桐皮熟膾面,以及絲雞面、三鮮面、魚桐皮面、鹽煎面、炒雞面、筍潑肉面等面條的品種。
生辰之日吃面條的習(xí)俗最早見于唐代。《唐書-王皇后》說:“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耶。”阿忠脫衣?lián)Q面,為的就是要在生日的時候吃上面條。其實,古時民俗是在伏日吃面,為的是辟邪。生日那天吃面條,源于“弄璋之喜”。古時,生了男孩稱為“弄璋”,(生女叫做弄瓦)男尊女卑,生了兒子自然要慶賀一番,大宴親朋好友,朋友們也爭當(dāng)“弄璋之客”,弄璋之宴主要是吃“湯餅”(面條),劉禹錫有詩云:“憶爾懸孤日,余為座上賓。舉箸食湯餅,祝辭添麒麟。”麒麟,麟兒,男孩已。但為什么要在弄璋之時吃面條(湯餅)呢?宋人馬永卿在《懶真子》中說“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命面也。”就是說面條在當(dāng)時已經(jīng)成為祝福新生兒長命百歲的象征了。此習(xí)俗慢慢延續(xù)、演化,來碗“長壽面”就成為生日之餐的必備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