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蘭花病毒
1.蕙蘭嵌紋病毒
CymbidiumMosaicVirus簡稱CyMV(1)病癥受蕙蘭嵌紋病毒感染的蘭花植株經常有產生壞疽病癥的傾向,如黑色壞疽斑點、壞疽條紋等。 感病植株除葉部、莖部產生壞疽外,花部也會產生壞疽,這是蕙蘭嵌紋病毒特有的病癥。容易感病的蘭花品種有報歲蘭、嘉得利亞蘭、文心蘭、虎頭蘭、萬代蘭及蝴 蝶蘭。壞疽斑有時只出現于葉片下表面而不發生于上表面,此種現象在文心蘭、石斛蘭、萬代蘭及蝴蝶蘭上均有發生,因此常被栽培者誤認為真菌感染所致。部分感 染蕙蘭嵌紋病毒的蘭屬植物,如虎頭蘭、報歲蘭、文心蘭及蝴蝶蘭也會產生黃綠斑駁的嵌紋或黃化條斑形病癥。另外也有部分蘭花種類感染后并不表現任何可辨認的 病癥。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蕙蘭嵌紋病毒為馬鈴薯X病毒屬(potexvirus)的一種。此屬病毒在細胞外的穩定性雖然不及煙草嵌紋病毒屬的病毒,但也是 已知病毒中性質極為穩定的一屬。其顆粒體稍可彎曲,長度約為450納米,細胞外耐熱溫度為60℃至70℃,在室溫條件下可存活25天。
目前尚未發現可以傳播蕙蘭嵌紋病毒的媒介昆蟲,其傳播途徑與齒舌蘭環斑病毒完全相同,病毒均由根系機械性傷口入侵及感染。
2.齒舌蘭環斑病毒
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
簡稱ORSV(1)病癥根據報告,可以感染齒舌蘭環斑病毒的蘭花種類超過20個屬以上。不同的蘭屬或蘭種所產生的病癥會有所差異。蝴蝶蘭、文心蘭、卡特 蘭、報歲蘭、四季蘭及素心蘭等蘭種經常容易被齒舌蘭環斑病毒感染,尤其是蝴蝶蘭。齒舌蘭環斑病毒最早在文獻上記載的病癥是環斑,另外嵌紋、斑紋、黃化條 紋、花色條斑,甚至壞疽病癥均有記載。在這些病癥中以嵌紋與斑紋最為常見。另外有部分蘭花品種感染齒舌蘭環斑病毒后并不表現病癥,此現象在蝴蝶蘭及文心蘭 的幼苗期特別常見,染病植株通常要等到第一次開花后才會逐漸顯現出病癥。另外,人工栽培的蘭園中蕙蘭嵌紋病毒與齒舌蘭環斑病毒復合感染同一蘭株的現象極為 普遍,對蘭株的影響有加成效果,病癥會遠比單一病毒感染時嚴重許多。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齒舌蘭環斑病毒為煙草嵌紋病毒屬(Tobamovirus)的一種。顆粒體為短硬桿狀,長度約300納米。該屬病毒的共同特性是 性質極其穩定,在寄主細胞外耐熱性強,在高達95℃的溫度下,仍可存活相當時日。根據日本學者報告,齒舌蘭環斑病毒在20℃下,在細胞外可存活10年以 上,為穩定性極高的傳染性病毒。本病毒只能經由機械性傷口入侵植物體內,因此在組織培養或溫室栽培管理過程中,所有可能造成表面傷口的操作,包括切花梗、 修剪,甚至植株葉片間的磨擦,都可能成為病毒入侵感染的途徑。截止目前為止,尚未證實齒舌蘭環斑病毒可被任何專一性的媒介昆蟲傳播。但是任何可能在蘭株上 造成機械性損傷的昆蟲或小型動物,如蟑螂、蝸牛等都會增加齒舌蘭環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應該注意防范。
3.胡瓜嵌紋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簡稱CMV(1)病癥最早有關胡瓜嵌紋病毒感染蘭花的記錄是在蝴蝶蘭上發現的。當時所記載的病癥是植株葉片上出現 與葉脈平行的黃化條紋。胡瓜嵌紋病毒也可使紅花品系蝴蝶蘭的花瓣產生褪色或條紋病癥。另外,曾在文心蘭標本中發現過胡瓜嵌紋病毒感染的情況。標本葉片呈現 不明顯的斑紋病癥,隱約可見與葉脈平行的黃色條紋,但是該植株大小與正常的植株大小無差別。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胡瓜嵌紋病毒為胡瓜嵌紋病毒屬(Cucumovirus)的一種。顆粒體為球形顆粒體,直徑28納米。此病毒的寄主范圍極為廣 泛,可以感染85科365屬高達800種以上的植物。我國許多地區的大部分重要經濟作物均有胡瓜嵌紋病毒感染的記錄,其族群在田間分布極為普遍。此病毒可 以由機械磨擦所致的傷口傳染。在田間主要由蚜蟲以非永續型方式媒介傳播,由于可以傳播胡瓜嵌紋病毒的蚜蟲種類眾多,所以此病毒族群分布十分廣泛。
防治蘭花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在病害發生前預防其傳入,也就是要徹底了解病毒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與來源,然后予以全面地封殺,從而杜絕病毒傳入的機會。
1.蘭花生產過程中感染病毒的途徑。
(1)如果感染病毒的植株被利用作為授粉的親本,采取果莢進行無菌播種以繁殖實生苗,感病的果莢組織與絨毛中含有高濃度的病毒,在播種過程中會污染種子與 培養基。由于齒舌蘭環斑病毒與蕙蘭嵌紋病毒均為極其穩定的病毒,因此在細胞外可以長期存活。待蘭花種子發芽后,病毒由人為移植操作過程所造成的傷口入侵而 感染部分幼苗。這些幼苗又成為病毒感染源,在繼代培養中繼續污染其他植株,甚至在實生苗成熟出瓶定植過程中,再次成為病毒污染源,傳染給其他蘭花幼苗。
(2)已經感染病毒的植株由于品種符合市場需求,操作者未經病毒檢驗便進行分生組織培養,大量繁殖分生克隆苗,結果造成所繁殖的種苗全部攜帶病毒。
(3)操作者雖然篩選出優良性狀的親本進行病毒檢驗,但這些親本剛好處于感染時期,所以組織內的病毒濃度低或分布不均勻,檢驗結果誤認為這些親本無病毒感染。用這些親本進行分生組織克隆,結果造成種苗攜帶病毒。
(4)優良性狀的親本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組織培養過程中遭到病毒污染。若分生苗在母瓶期被病毒污染,則后續繁殖的種苗會全部攜帶病毒。據調查,操作過程中所慣用的流程與技巧無法完全避免病毒污染,有可能導致不同批號的蘭花種苗之間發生相互傳染。
2.可能造成病毒傳染的操作方式。
(1)不正確的工具消毒方式:組培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如鑷子、解剖刀等均須經過滅菌程序,才能避免細菌與真菌的感染,因此操作者可根據自己的習慣采用不同 的滅菌方法。傳統上多數采用高溫滅菌法,例如利用高溫烘箱的干熱滅菌法、利用高壓殺菌鍋的濕熱滅菌法及無菌操作臺上使用的火焰消毒法。
由于齒舌蘭環斑病毒與蕙蘭嵌紋病毒的性質極其穩定,因此若缺乏適當有效的滅除方法,此病毒極有可能長期存留污染無菌操作臺的臺面或工具,甚至包括污染操作人員的手部及衣物,從而有機會間接感染到組培苗。
(2)傳接培養皿被污染:除了利用無菌操作臺進行組培苗的傳接外,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也大都會應用培養皿或支撐物來隔絕組培苗與無菌操作臺臺面的直接接 觸。可如果使用不當,則會造成不同批號種苗間的污染。嚴格來說,培養皿必須隨不同批號的種苗更換。因為如果上一批的種苗感染了病毒,可能會污染培養皿表 面,而再次使用被污染的培養皿就會導致下一批種苗也受到病毒感染。
(3)工作人員的疏忽與不良習慣: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疏忽或有不良習慣可能會提高組培苗感染病毒的幾率。例如,使用火焰消毒工具時草率而不完全,或該換培養皿時沒有及時更換等都是組培苗難以避免病毒感染的關鍵因素。
1.蕙蘭嵌紋病毒
CymbidiumMosaicVirus簡稱CyMV(1)病癥受蕙蘭嵌紋病毒感染的蘭花植株經常有產生壞疽病癥的傾向,如黑色壞疽斑點、壞疽條紋等。 感病植株除葉部、莖部產生壞疽外,花部也會產生壞疽,這是蕙蘭嵌紋病毒特有的病癥。容易感病的蘭花品種有報歲蘭、嘉得利亞蘭、文心蘭、虎頭蘭、萬代蘭及蝴 蝶蘭。壞疽斑有時只出現于葉片下表面而不發生于上表面,此種現象在文心蘭、石斛蘭、萬代蘭及蝴蝶蘭上均有發生,因此常被栽培者誤認為真菌感染所致。部分感 染蕙蘭嵌紋病毒的蘭屬植物,如虎頭蘭、報歲蘭、文心蘭及蝴蝶蘭也會產生黃綠斑駁的嵌紋或黃化條斑形病癥。另外也有部分蘭花種類感染后并不表現任何可辨認的 病癥。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蕙蘭嵌紋病毒為馬鈴薯X病毒屬(potexvirus)的一種。此屬病毒在細胞外的穩定性雖然不及煙草嵌紋病毒屬的病毒,但也是 已知病毒中性質極為穩定的一屬。其顆粒體稍可彎曲,長度約為450納米,細胞外耐熱溫度為60℃至70℃,在室溫條件下可存活25天。
目前尚未發現可以傳播蕙蘭嵌紋病毒的媒介昆蟲,其傳播途徑與齒舌蘭環斑病毒完全相同,病毒均由根系機械性傷口入侵及感染。
2.齒舌蘭環斑病毒
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
簡稱ORSV(1)病癥根據報告,可以感染齒舌蘭環斑病毒的蘭花種類超過20個屬以上。不同的蘭屬或蘭種所產生的病癥會有所差異。蝴蝶蘭、文心蘭、卡特 蘭、報歲蘭、四季蘭及素心蘭等蘭種經常容易被齒舌蘭環斑病毒感染,尤其是蝴蝶蘭。齒舌蘭環斑病毒最早在文獻上記載的病癥是環斑,另外嵌紋、斑紋、黃化條 紋、花色條斑,甚至壞疽病癥均有記載。在這些病癥中以嵌紋與斑紋最為常見。另外有部分蘭花品種感染齒舌蘭環斑病毒后并不表現病癥,此現象在蝴蝶蘭及文心蘭 的幼苗期特別常見,染病植株通常要等到第一次開花后才會逐漸顯現出病癥。另外,人工栽培的蘭園中蕙蘭嵌紋病毒與齒舌蘭環斑病毒復合感染同一蘭株的現象極為 普遍,對蘭株的影響有加成效果,病癥會遠比單一病毒感染時嚴重許多。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齒舌蘭環斑病毒為煙草嵌紋病毒屬(Tobamovirus)的一種。顆粒體為短硬桿狀,長度約300納米。該屬病毒的共同特性是 性質極其穩定,在寄主細胞外耐熱性強,在高達95℃的溫度下,仍可存活相當時日。根據日本學者報告,齒舌蘭環斑病毒在20℃下,在細胞外可存活10年以 上,為穩定性極高的傳染性病毒。本病毒只能經由機械性傷口入侵植物體內,因此在組織培養或溫室栽培管理過程中,所有可能造成表面傷口的操作,包括切花梗、 修剪,甚至植株葉片間的磨擦,都可能成為病毒入侵感染的途徑。截止目前為止,尚未證實齒舌蘭環斑病毒可被任何專一性的媒介昆蟲傳播。但是任何可能在蘭株上 造成機械性損傷的昆蟲或小型動物,如蟑螂、蝸牛等都會增加齒舌蘭環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應該注意防范。
3.胡瓜嵌紋病毒
CucumberMosaicVirus簡稱CMV(1)病癥最早有關胡瓜嵌紋病毒感染蘭花的記錄是在蝴蝶蘭上發現的。當時所記載的病癥是植株葉片上出現 與葉脈平行的黃化條紋。胡瓜嵌紋病毒也可使紅花品系蝴蝶蘭的花瓣產生褪色或條紋病癥。另外,曾在文心蘭標本中發現過胡瓜嵌紋病毒感染的情況。標本葉片呈現 不明顯的斑紋病癥,隱約可見與葉脈平行的黃色條紋,但是該植株大小與正常的植株大小無差別。
(2)病毒特性及傳播方式胡瓜嵌紋病毒為胡瓜嵌紋病毒屬(Cucumovirus)的一種。顆粒體為球形顆粒體,直徑28納米。此病毒的寄主范圍極為廣 泛,可以感染85科365屬高達800種以上的植物。我國許多地區的大部分重要經濟作物均有胡瓜嵌紋病毒感染的記錄,其族群在田間分布極為普遍。此病毒可 以由機械磨擦所致的傷口傳染。在田間主要由蚜蟲以非永續型方式媒介傳播,由于可以傳播胡瓜嵌紋病毒的蚜蟲種類眾多,所以此病毒族群分布十分廣泛。
防治蘭花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在病害發生前預防其傳入,也就是要徹底了解病毒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與來源,然后予以全面地封殺,從而杜絕病毒傳入的機會。
1.蘭花生產過程中感染病毒的途徑。
(1)如果感染病毒的植株被利用作為授粉的親本,采取果莢進行無菌播種以繁殖實生苗,感病的果莢組織與絨毛中含有高濃度的病毒,在播種過程中會污染種子與 培養基。由于齒舌蘭環斑病毒與蕙蘭嵌紋病毒均為極其穩定的病毒,因此在細胞外可以長期存活。待蘭花種子發芽后,病毒由人為移植操作過程所造成的傷口入侵而 感染部分幼苗。這些幼苗又成為病毒感染源,在繼代培養中繼續污染其他植株,甚至在實生苗成熟出瓶定植過程中,再次成為病毒污染源,傳染給其他蘭花幼苗。
(2)已經感染病毒的植株由于品種符合市場需求,操作者未經病毒檢驗便進行分生組織培養,大量繁殖分生克隆苗,結果造成所繁殖的種苗全部攜帶病毒。
(3)操作者雖然篩選出優良性狀的親本進行病毒檢驗,但這些親本剛好處于感染時期,所以組織內的病毒濃度低或分布不均勻,檢驗結果誤認為這些親本無病毒感染。用這些親本進行分生組織克隆,結果造成種苗攜帶病毒。
(4)優良性狀的親本并未感染病毒,但在組織培養過程中遭到病毒污染。若分生苗在母瓶期被病毒污染,則后續繁殖的種苗會全部攜帶病毒。據調查,操作過程中所慣用的流程與技巧無法完全避免病毒污染,有可能導致不同批號的蘭花種苗之間發生相互傳染。
2.可能造成病毒傳染的操作方式。
(1)不正確的工具消毒方式:組培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如鑷子、解剖刀等均須經過滅菌程序,才能避免細菌與真菌的感染,因此操作者可根據自己的習慣采用不同 的滅菌方法。傳統上多數采用高溫滅菌法,例如利用高溫烘箱的干熱滅菌法、利用高壓殺菌鍋的濕熱滅菌法及無菌操作臺上使用的火焰消毒法。
由于齒舌蘭環斑病毒與蕙蘭嵌紋病毒的性質極其穩定,因此若缺乏適當有效的滅除方法,此病毒極有可能長期存留污染無菌操作臺的臺面或工具,甚至包括污染操作人員的手部及衣物,從而有機會間接感染到組培苗。
(2)傳接培養皿被污染:除了利用無菌操作臺進行組培苗的傳接外,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也大都會應用培養皿或支撐物來隔絕組培苗與無菌操作臺臺面的直接接 觸。可如果使用不當,則會造成不同批號種苗間的污染。嚴格來說,培養皿必須隨不同批號的種苗更換。因為如果上一批的種苗感染了病毒,可能會污染培養皿表 面,而再次使用被污染的培養皿就會導致下一批種苗也受到病毒感染。
(3)工作人員的疏忽與不良習慣: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疏忽或有不良習慣可能會提高組培苗感染病毒的幾率。例如,使用火焰消毒工具時草率而不完全,或該換培養皿時沒有及時更換等都是組培苗難以避免病毒感染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