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系茄科辣椒屬作物,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是傳統(tǒng)的主要蔬菜。辣椒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色素、辣椒素和人體需要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等作用,它的維生素含量很高。辣椒果與成熟果均可鮮食,還可腌漬、干制、磨醬、粉碎加工,冷凍脫水加工,是外銷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
一、生長發(fā)育及其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一)生長發(fā)育
辣椒的生長發(fā)育可分為三個時斷期,即發(fā)芽、幼苗期和開花結果期。
1、發(fā)芽期: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在20—30℃條件下約需6-7天完成,此期要適量澆水。
2、幼苗期:從第一片真葉出現到頂芽花蕾形成,約需要50—60天完成。此期植株生長緩慢,且對低溫敏感。第一片真葉出現2—3天內,要控水控溫,幼苗長6—7片真葉時,施少量的尿素作提苗肥,促進幼苗莖葉生長,苗高時要及時分苗。如環(huán)境條件和管理合理,則能培育出根系發(fā)達、莖粗短、葉綠的壯苗,為辣椒開花結果和產量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結果:從頂芽花蕾形成至植株衰老扯梗,約需70—80天完成。此期主要是生殖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以20—30℃為宜,而且需肥水多,需加重追肥,適時澆水,防腐劑植株早衰,延長開花結果期,提高辣椒單位面積產量。
(二)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種子發(fā)芽最適溫25—30℃,最低溫15℃,10℃以下不能發(fā)芽。幼苗期需30℃夜溫,遇陰雨天,要注意保溫防凍。初花期夜溫15—20℃即可,以后對溫度要求不嚴,低至8—9℃時,仍能正常開花結果。采收辣椒后期,維持20—25℃溫度,有利果實著色和種子的充分成熟。冬季氣候溫暖的地區(qū),栽培辣椒只要管理合理,肥水恰當,就不易落花落果。
2、水分:辣椒根系發(fā)達,耐旱性較強,在整個生育期中,要求空氣溫度較小,苗期如水分過多,幼苗會徒長,形成了高腳苗,甚至染上幼苗猝倒病等。開花結果期若水分過多,空氣太濕,則授粉受精不良,果小,易發(fā)生病害。辣椒不耐淹漬,宜采用深溝高畦栽培。若以采收鮮果為目的,果形長、粗、內厚而辣的品種,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3、光照:辣椒對日照時數的要求不嚴,在長短日照下均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日照時數8—10小時。育苗床中光照不足,易引起幼苗徒長,生長纖弱,抗逆性差。若定植后光照不足,植株不健壯,易感病,開花不良,影響結果和產量。辣椒要求中等強度光照,光照過強則不利于植株生長,易誘發(fā)病毒病和果實日灼病。
4、土壤營養(yǎng):辣椒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砂壤土、粘壤土或壤土上種植均能生長,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好,最宜PH值為5.5—6.8。辣椒耐肥力較強,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氮肥,開花結果期需較多的磷、鉀肥,使根群發(fā)達,提高抗病力。
二、主要栽培技術
(一)播種季節(jié)與品種的選擇
冬春辣椒可在8—12月播種,9月至笠年1月定植,40天后可開始采取。熱區(qū)一般主栽冬播冬植,適銷對路的優(yōu)質品種為主。
(二)播種育苗
辣椒育苗地選擇地勢較高,背風向陽的肥沃土壤作苗床,苗床長3—4米,寬1.2—1.5米。在秋旱高溫時,床土進行翻烤曬日,苗床整好后播種前撒一層腐熟農家肥。
播種前苗床上面要進行消毒,方法是用200—250倍福爾馬林噴灑床土,覆蓋5—7天后,待藥味散盡,即可播種。為了使播種后出苗迅速和整齊,播種前要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將種子放在54—56℃的溫水中浸30分鐘,殺死附在種子上的部分病原菌,再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7小時,出水后置30℃條件下催芽3—4天,種子70%出芽即可撒播于苗床上。每10平方米的苗床播種50—100克,可定植0.5—1畝。播種后覆土1厘米并澆足水,往后床土不干不澆水,天晴6—7天即可出苗。氣溫降低時可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或漂浮育苗以防低溫寒害。
辣椒幼苗期生長緩慢,且對低溫較敏感,床溫白天可維持25℃左右,必要時加蓋草簾或用塑料小拱棚進行育苗。苗期床土見干及時澆水,陰雨天可撒干土降低濕度,土壤濕度過大會造成爛根或感染病害。幼苗第一片真葉出現后開始間苗,2片真葉時可追施0.1%—0.2%的尿素或10%—20%的腐熟清糞水或沼液。2—3片真葉時及時分苗,按苗距8—12厘米,雙株叢植,以后可適時進行第二次分苗,將苗距大小強弱進行分級處理。分苗后的秧苗須根發(fā)達,莖粗、節(jié)間短、植株生長健壯,定植大田后成活快,成苗率高。
(三)整地理廂與施基肥
辣椒為茄果類蔬菜,其病蟲害較多,栽培上為獲得高產優(yōu)質,不宜與番茄、茄子等茄科蔬菜連作,一般需經過3—4年才能選用。
辣椒根群較發(fā)達,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壤,故辣椒栽培地宜深耕,整地時采用深溝高壟種植,以利排灌水,一般廂寬1.2—1.5米(含溝),廂太長中間要抽腰溝。
施基肥一般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進口復合肥30—50公斤,或磷肥30—40公斤,鉀肥20—30公斤、復合肥25—30公斤,結合整地時作基肥深施,然后開廂、覆膜定植。
(四)定植
在溫暖的晴天,選腳短、莖粗壯、節(jié)間短、直立而不彎曲、葉色深綠的健壯幼苗定植大田。在定植前天,將床土充分淋濕,取苗時盡量多帶點泥土,以減少根部的損傷,栽植深度以幼苗子葉齊土為宜,定植后立即澆足定根水,或施用稀糞水(或者1%—2%尿素)。
辣椒定植密度因品種而異,早熟種比晚熟種稍密,甜辣比牛角椒稍稀,一般采用1.2—1.5來開溝理廂,廂面栽2—3行,株距25—30厘米,畝植3000—4000株。若栽2株每畝栽5000—8000株,這可提高早期產量,但生長后期通風透光差,易落花落果。
(五)追肥
辣椒喜肥耐肥,其生長期長,消耗的養(yǎng)分多,除定植前施足基肥外,還應在辣椒不同生長期合理追肥,以補充其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養(yǎng)分,總的要求是:輕施苗肥,重施果肥,掛果追肥,并注意施用完全肥料,加腐熟人糞尿、施稀糞水,沼液或尿素等。定植后追肥,促進發(fā)根和緩苗,有利莖葉生長,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20%—30%的人糞尿或復合肥5—10公斤/畝一次,肥料可逐步加濃,但注意不可偏施氮肥。開花結果后,要開溝重施肥,一般畝施15公斤復合肥,以后采果一次,追肥一次,可用0.5%尿素加0.2%—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提高結果數和果實品質?傊_第一、二花要控肥,幼苗期和采收期要多施肥和重施肥,忌施高濃肥度肥、濕土施肥、中午高溫施肥和清水洗株葉。
(六)灌溉
辣椒生育期間需水較多,要保持土壤濕潤,及時做好排水工作。定植后澆透定根水,此后見干澆水,開花前適當控水,開花結果后大肥大水。辣椒的灌溉一般選晴天上午10點前,下午5點后進行,如中午高溫時灌水或灌水后土壤未干就下大雨,則會造成落花落葉或植株死亡。灌水宜用溝灌,速灌速排。頭次窄溝,放跑馬水,只濕溝底;二次水深至半溝;三次圍邊,水距廂面3—4厘米。此外,如雨水過多,積水應及時排除。
(七)中耕與培土
辣椒生育期間灌水次數較多,土壤易板結,故需中耕。一般在生長前期進行,結合清除田間雜草,中耕宜淺不宜深,以免損傷根系,深度5—6厘米為宜,待苗高30厘米左右時中耕可較深,以10厘米為宜。辣椒植株高大,中耕培土后可立支柱防止倒伏。
(八)整枝與防落花
牛角椒類,行單桿整枝僅保留分叉,打去分叉以下側枝可促進上部枝葉的生長和開花結果,提高單株產量;而甜椒類品種多采用雙桿整枝法,形成二叉分枝,保留分叉及第一側枝,以下側枝全部去掉,少數用三稈整枝,保留分叉,第一、第二側枝。
辣椒生育期間遇不適宜環(huán)境如溫度過高過低,雨水太多或過分干旱,施用氮肥過多,都易引起落花,生產上應改善管理條件,除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外,可使用快豐收、萘乙酸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植株生長,;ū9,提高產量和產值。
(九)采收
辣椒是一種多次采收的果菜類蔬菜。作鮮菜食用時宜采收青椒,約在花謝15—20天果皮轉翠青色時為采收標準,一般每隔2—3天采收一次,并要遵循少采勤采,采少留多的原則,以果壓樹,延長葉片有效同化時間,提高總產量。
三、主要病蟲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辣椒病害防治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進行,如選用抗病品種,實行水旱輪作,清潔菜園,深翻曬伐,藥劑消毒,種子清處理,化學防治,消除病源等。
1、辣椒疫病
(1)種子消毒: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清水預浸10—12小時,再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拌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劑或0.1%的20%甲基立枯主磷乳油浸種12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
(2)藥劑防治
①用25%瑞毒霉800—1000倍液噴霧。
②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
2、辣椒炭疽病
(1)種子消毒:55℃溫湯浸種30分鐘或冷水浸12小時,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5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1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
(2)發(fā)病初期,藥劑防治
①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②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3、辣椒病毒病
(1)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洗凈催芽。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噴0.1%—0.2%硫酸鋅。
(2)藥劑防治
①早期滅蚜:苗期至定植前第一層果彭大前滅蚜防病。用50%辟蚜霧可濕粉劑3000倍液噴霧。
②發(fā)病初期,可選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③發(fā)病初期,用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噴2—3次。
④用1.5%植病靈1000倍液噴2—3 次。
4、辣椒瘡痂病
(1)種子消毒(方法同辣椒炭疽病)
(2)發(fā)病初期,藥劑防治
選用植霉素4000—5000倍液,14%銅氨絡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溶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7天噴一次,共2—3次。
5、辣椒日灼病
(1)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密植、澆水。
(2)根外追肥,看果后噴灑1%過磷酸鈣或0.1%硝酸鈣,5—7天噴一次,連噴3次。
6、辣椒猝倒病
(1)種子消毒,在播前用55℃溫水浸泡15分鐘,催芽后播種。
(2)育苗床土壤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拌種靈,每平方米用藥8—10克。先將藥粉與適量細干土混拌,然后用1/3藥土撒入播種溝溝底,其余2/3藥土蓋于播下的種子上面,最后覆土。
(3)藥劑防治
①出苗后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②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③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7、辣椒立枯病
辣椒立枯病多發(fā)于苗期,病苗枯死而不倒伏,防治方法與猝倒病相同,但可采用藥液灌根法防治。于移栽后立即用藥液灌根,以后每隔10天灌一次,連續(xù)3次。每次每株灌藥量分別為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藥劑采用20%甲基立枯靈乳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
(二)主要蟲害
1、棉鈴蟲和煙青蟲
為害特點主要是幼蟲食嫩莖、葉、芽,并鉆蛀果實,造成腐爛落果。
防治方法:
(1)深耕深翻或灌水,殺死土中蟲蛹,減少越茬蟲源。
(2)黑光燈誘蛾,殺滅成蟲。
(3)現蕾或初花期藥劑噴霧
①可用生物復合殺蟲劑500倍液噴霧。
②用天王星2.5%乳油3000倍液噴霧。
③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噴霧。
2、小地老虎
為害特點為地下害蟲。低齡幼蟲在寄主葉背取食植株,高齡幼蟲白天潛入土下,夜出整齊地咬斷嫩莖或爬上植株咬斷嫩尖,還能鉆入果內為害。
防治方法:
(1)清潔田園,消滅蟲卵及幼蟲。
(2)誘殺防治:糖、醋、酒、水按6:3:1:10制成糖醋液,再加1份90%敵百蟲誘殺成蟲;或鮮草、菜+90%晶體敵百蟲撒施,誘殺幼蟲。
(3)捕捉幼蟲:清晨扒開,被害植株周圍或畦邊表土,捕捉幼蟲殺死。
(4)化學防治
①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
②用50%鋅硫磷800倍液噴霧。
③用50%鋅硫磷乳油制成5%的毒土撒施于苗床上。
3、茶黃螨
為害特點主要以幼蟲鉆蛀為害辣椒的嫩莖、嫩梢及蕾、花和果實,造成枝梢枯死、落花、落果及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
(1)清除環(huán)境:及時剪除燒毀被害植株嫩稍及茄果,收獲后及時處理燒掉或深埋殘株,減少為害蟲源。
(2)藥劑防治:在幼蟲盛卵期或田間出現為害狀時防治。
①用40%鋅硫磷1000倍液噴霧。
②用50%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
③用98%巴丹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
4、蚜蟲
為害特點主要是成蟲和若蟲多群集在葉背,嫩莖和嫩葉吸葉液致使葉片卷縮,生長點枯死,嚴重時整死亡。還會引起煤煙病、傳播病毒病等。
防治方法:主要以藥劑防治為主。
①用40%樂果劑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②用80%敵敵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③用20%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噴霧。
④用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噴霧。
5、棕櫚薊馬
為害特點是以若蟲及成蟲銼吸植物嫩梢、嫩葉、花和幼瓜汁液,被害植株生長點萎縮,變硬,生長緩慢,節(jié)間縮短,出現畸形、硬化,嚴重時造成心葉枯死及落果。
防治方法:
(1)容器育苗
(2)地膜覆蓋栽培
(3)及時清除枯枝敗葉及田間雜草,深耕深翻,減少越茬蟲源。
(4)藥劑防治:當每株薊馬平均達到3—5頭時噴藥。
①用2.5%魚藤精400倍液噴霧
②用98%巴丹可濕性粉劑2000倍噴霧
③用24%萬靈水1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