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貯藏原理
(一)蔥頭結構及保護組織 洋蔥食用部分是膨大的肉質鱗莖,其結構包括莖管、膜質鱗片、生長點、莖盤、須根等幾部分。收獲后的洋蔥外面形成2-3層膜質鱗片,具有不透氣、不透水的特性,是洋蔥的良好保護組織。洋蔥在貯藏過程中進行呼吸作用和萌動時所需要的氣體都是通過莖管供應的,莖管的粗細對貯藏效果影響很大。所以,做貯藏的品種一定要選用具有多層的膜質鱗莖,莖管較細而能自己干縮自封的品種。
(二)品種
1、紅皮洋蔥,多為中晚熟種。鮮片休眠期較短,萌發較早,含水量較大,貯藏性較差。
2、黃皮洋蔥:多為早熟和中熟品種,其中扁圓種,假莖緊細,耐貯藏,不易出芽,圓球種,假莖粗大,貯藏性略差。
適時收獲對洋蔥貯藏很重要,采收前7-10天應停水,造成干燥環境,促使洋蔥鱗莖加速成熟,進入休眠。收獲過早,磷莖尚未長成,未成熟或未進入休眠的洋蔥,其鱗莖中可利用的養分含量高,容易發芽和引起病菌繁殖,造成腐爛。收獲過晚,易裂球,遲收遇雨,不易晾曬,鱗莖難于干燥,容易腐爛。收獲時應選晴天進行,帶秧連根拔起。在田間晾曬3-4天,曬時不要曝曬,用葉子遮住蔥頭,只曬葉不曬頭,可以促進鱗莖后熟,外皮干燥,以利貯藏。
二、影響貯藏的環境因素
1、溫度 洋蔥含糖量較豐富,抵抗低溫的能力較強,結冰點為-1.59-1.8℃,即使鱗莖出現輕冰凍,只要不凍實心,經緩慢的解凍后,仍可恢復原狀;所以洋蔥貯藏適于低溫干燥環境,適宜貯溫為0-3℃時,但溫度低于-3℃洋蔥也會受到凍害。種用蔥頭的貯藏一定不能低于0℃,結凍的蔥頭不宜作種,否則會因為抽薹不良而影響種子產量。
2、溫度 洋蔥貯藏過程中最忌受潮,如濕度過大易發芽和長出須根(生白須),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發生腐爛,一般相對濕度超過80%,就容易生芽、發須根,以致腐爛損失。相對濕度70%以下(64%左右)最適宜。
3、氣體成分 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對抑制發芽有明顯的效果。貯藏環境中適宜的氣體成分為氧2%-4%,二氧化碳10%-15%。
三、洋蔥的貯藏方法
1、采前噴灑抑芽劑 貯藏的洋蔥在收獲前7-10天停止澆水,在收獲前7-14天,選晴天在田間噴青鮮素(MH)0.25%水溶液,每畝用量50-75千克,并可加入200克洗衣粉,以增加粘著性。經青鮮素處理的洋蔥,可貯藏到翌年3-5月份,仍不萌芽。但由于生長點受到破壞,不能留作種用。
2、冷庫貯藏 冷庫貯藏為強迫休眠法,當洋蔥頭通過休眠即將發芽時,進入低溫的環境,使洋蔥繼續休眠以延長貯藏期。方法是在8月下旬洋蔥脫離自然休眠以前裝箱(筐)存放冷庫。入庫前先將挑選好的蔥頭預冷降溫,當洋蔥品溫接近貯藏溫度時,入冷庫貯藏,庫房溫度控制在0-3℃,相對溫度70%以下(64%左右)。溫度波動要盡量小,波動大易引起生理病變。濕度過低干耗大,濕度過大,洋蔥表面易霉變和長白須。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溫、濕度,同時要保證庫房內通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