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發(fā)皮 膨化肉制品 軟包裝
發(fā)皮,又稱響皮、油氽肉皮,系我國傳統膨化肉制品。每到隆冬時節(jié),在江南城鄉(xiāng)農貿市場上都能見到這種色澤亮黃、大如草帽、小似砧板的油氽肉皮,作為必備年貨家家戶戶都要買上一些。水發(fā)以后的這種肉皮炒爆皆宜,湯菜兼用,具有入口軟嫩、嚼之有味、鮮美可口之特點。近些年隨著火鍋菜的興起,發(fā)皮成為不可缺少的菜料更多進入酒樓賓館,飽汲湯料的肉皮蘸上火鍋調料更具風味,倍受人們的青睞。
在發(fā)皮的制作中,以食油作為傳熱的介質,使皮中的膠原纖維受熱變軟,高溫又促使其間的氣體受熱膨脹,以此改變了豬皮的結構,賦于人們以不同的口感。為使該產品能登上“超市”這個大雅之堂,筆者利用庫存的鮮皮作原料,在產品包裝、延長保質期上作了探索,使制品更貼近市場消費,為庫存原料的合理利用找到新去處,促進庫存原料周轉。
1 工藝流程
原料解凍→清洗瀝水→刮毛清瘡→鏟除脂肪→堿水浸泡→刮去污垢→清水漂洗→晾曬半干→切割成塊→攤晾干燥→熱油溫皮→沸油脹發(fā)→瀝油冷卻→稱量包裝→抽空封合→裝箱貯存。
2 操作要點
2.1 原料解凍
庫內存皮系平時肉制品加工中積存起來的,在裝盤、結凍、貯存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為使產品潔凈無垢,解凍時應用清水,并使其潛入水中。
2.2 清洗瀝水
解凍后用竹絲洗帚洗滌每張皮的兩面,洗畢將皮置入透孔的食品周轉框內,瀝去面皮沾水。
2.3 刮毛清瘡
將皮攤在置有砧板的操作臺上,用利刀刮去面皮殘毛、瘡痘、血斑,使產品潔凈無瑕。
2.4 鏟除脂肪
刮毛清瘡后將皮翻面,左手抓住皮張的一端,另一端平攤在上;右手持刀使刀面與皮面成30℃角向另一端鏟動推進,以除去附在皮面的脂肪塊,使毛囊平整地露置出來。然后調換方向將另一端的脂肪同時鏟除。下刀時刀痕需一刀緊接一刀,以保持皮面的平整,避免因用力過大而出現破皮。
2.5 堿水浸泡
在大鍋中放入1/2清水,加入1000gNa2CO3并加熱使其溶解,調整pH至12,水溫保持65℃左右。倒入肉皮一框后用鏟刀不斷搗動,使均勻受熱,待到皮張變得柔軟時即將其撈出。在連續(xù)操作時Na2CO3中Na+會與脂肪酸結合發(fā)生皂化反應,液面會出現白色絮狀物,隨時用網絲笊籬撇去,又需經常調整溶液的pH值,添加Na2CO3。
2.6 刮去污垢
仍在砧板上進行。左手抓住皮張的一端,右手持刀,使刀刃垂直,在皮張的兩面連續(xù)刮動,清除皮面上殘存的脂肪。經此處理后皮面顯得特別清晰。
2.7 清水漂洗
除垢后浸入清水池中,水面應淹沒皮面,上下翻動后靜止一小時,此時水溶液的pH應為中性。把皮撈出置入食品周轉框內,在置入時用清水沖洗,并瀝去浮水。
2.8 晾曬半干
在空曠向陽處架好粗鐵絲,晾皮之前取16號細鐵絲剪成12cm長多根,在兩端各3cm處彎成互為平面的45°內錯角。在皮橫幅一邊的兩端切兩小孔,把鉤子同時伸入小孔內,把兩端小鉤架在粗鐵絲上,為加快晾干速度應將皮內面向陽晾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