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酒產于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是我國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我國最負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著十分親近的血緣。汾酒的原料,用產于汾陽一帶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與傳統的釀造工藝。使汾酒清亮透明,氣味芳香,入口綿綿,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為“甘泉佳釀”和“液體寶石”。汾酒釀造有一套獨特的工藝,“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形成了獨特的品質風味。雖為60度高度酒,卻無強烈刺激的感覺,有色、香、味“三絕”的美稱,為我國清香型酒的典范。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詩吟出千古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為國爭光,成為中國釀酒行業的佼佼者。
一、清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二、汾酒的工藝特點:
清香型大曲酒的技術要點在于必須有質量上等的大麥、豌豆曲以及在釀酒工藝中以排除影響酒體的一切邪雜味為中心環節。汾酒有總結古代釀酒的7條秘訣,并有所發展。
(1)人必得其精 釀酒技師及工人要有熟練的技術,懂得釀造技術,并精益求精,才能釀出好酒,多出酒。
(2)水必得其甘 要釀好酒,水質必須潔凈。“甘”字也可做“甜水”解釋,以區別于咸水。
(3)曲必得其時 指制曲效果與溫度、季節的關系,以便使有益微生物充分生長繁殖。即所謂“冷酒熱曲”,就是說使用夏季培養的大曲(伏曲)質量為好。
(4)糧必得其實 原料高梁籽實飽滿,無雜質,淀粉含量高,以保證較高的出酒率。故要求采用粒大而堅實的“一把抓”高梁。
(5)器必得其潔 釀酒全過程必須十分注意衛生工作,以免雜菌及雜味侵入,影響酒的產量和質量。
(6)缸必得其濕 創造良好的發酵環境,以達到出好酒的目的。因此,必須合理控制入缸酒醅的水分及溫度。位于上部的酒醅入缸時水分略多些,溫度稍低些。因為在發酵過程中水分會下沉,熱氣會上升。這樣掌握,可使缸內酒醅發酵均勻一致些。酒醅中水分的多少與發酵速度、品溫升降及出酒率有關。
另一種解釋為若缸的濕度已飽和,就不再吸收酒而減少酒的損失,同時缸濕易于保濕,并可促進發酵。因此在汾酒發酵室內,每年夏天都要在缸旁的地上扎孔灌水。
(7)火必得其緩 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發酵控制,火指溫度,也就是說酒醅的發酵溫度必須掌握“前緩升、中挺、后緩落”的原則才能出好酒;二是指酒醅蒸酒宜小火緩慢蒸餾才能提高蒸餾效率,既有質量又有產量,做到豐產豐收,并可避免穿甑、跑氣等事故發生。蒸糧則宜均勻上汽,使原料充分糊化,以利糖化和發酵。
此外,又進一步將人必得其精具體化為:工必得其細,拌必得其準,管必得其嚴,勾貯必得其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