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及原料
設備有漿渣分離磨漿機、水缸、蓄水池、大鐵鍋、水箱(壓豆腐用)、鼓風機等;原料有黃豆(大豆)、漿水(鹵水或熟石膏粉均可,任選一種)、食用衛生油、氫氧化鈉(火堿)、消泡劑(可用食用油的隔年油根代替)、水。
二、生產工藝流程
1、泡豆。把挑選好的5千克黃豆粉碎去皮(亦可直接浸泡),加涼水15千克浸泡。室內溫度15℃以下,浸泡6—7小時;室溫20℃左右,浸泡5—5.5小時;室溫25—30℃,浸泡4—5小時。2、磨漿。用漿渣分離機磨漿:漿要磨2—3遍,要求磨細磨均勻;磨第一遍時,邊磨邊加水4千克(注意磨第二遍或第三遍時,將水加入豆渣中攪勻直接磨漿)。3、殺沫。用20—30克食用油泥(食用油的隔年油根)加入2千克50℃的熱水中,攪勻,倒入豆漿內,待5—6分鐘豆沫自然消失,使用消泡劑殺沫時,待豆漿加熱到40℃時,用2.5千克熱水將15克消泡劑化開,倒入豆漿中3—5分鐘即可殺沫。4、濾漿。把磨好的豆漿過濾完后,用10千克涼水沖洗磨漿機,洗磨水加入磨漿后的豆漿內洗渣過濾,留作點漿用。5、煮漿。把殺沫后的豆漿倒入大鐵鍋內加熱煮沸2—3分鐘后,用勺揚漿,防止糊鍋、溢鍋。嚴禁再向鍋內放涼水。6、點漿。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鹵水點漿法,另一種是熟石膏點漿法。鹵水可用1:10米醋和水配制,或者用1:30的醋精和水配制作引子,以后點漿時就使用壓豆腐流出的鹵水點漿,壓豆腐流出來的鹵水可入水缸內反復使用。不斷添加新的鹵水,夏季3—5天要清洗一次鹵水缸,換一次新鹵水。用鹵水點漿的最佳溫度(豆腐的溫度)為80℃。點漿時將鹵水加入豆漿中點漿,使豆漿慢慢成型為豆腐腦。所謂熟石膏點漿法,就是將熟石膏用洗磨水洗渣化開攪拌均勻,靜置3—5分鐘。把石膏溶液倒入水缸內,把石膏沉淀物倒掉。再漿煮好的豆漿倒入放石膏溶液的缸內,輕輕攪拌均勻,蓋缸悶漿20分鐘。待溫度降到70℃時壓包(注意:5千克黃豆所用熟石膏為250克,250克熟石膏用3.5—4千克水或洗磨水溶解)。7、壓豆。將成型后的豆腐腦上面浮出的水倒掉,用溫水沖洗包布,將包布鋪在水箱內。然后將豆腐舀到包布的水箱內,以包布包好豆腐腦,手壓平整,加蓋木板,慢壓重壓。每15千克黃豆壓力不能低于150千克;掌握得好,可加大到180千克,以保證成品豆腐的重量和質量,含水量要少。夏季壓4—5小時,春、冬季壓3小時左右。壓好的豆腐放在通風處晾10分鐘即可開刀切片。加工脆豆腐時,一定要壓力大,壓得水分越少越好。一般每10千克黃豆加工出12千克豆腐為好,曬干得7千克半成品即符合標準。
三、豆腐切片、曬干
切片規格一般為長10厘米、寬6厘米、厚0.8厘米。做好的干豆腐一定要切得整齊。然后將豆腐片晾曬,每隔2—3小時將豆腐片翻動一次。第二天豆腐片開始出油,3天可完全干燥,即成為顏色金黃的半成品脆豆腐。將它裝入塑料袋內,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可存放6—9個月不變質。
注意事項:如遇陰天下雨,剛切好的豆腐片要放在室內用電風扇吹干,或以火爐烘干,否則容易發霉變質而影響產品質量。
四、油炸半成品脆豆腐
將食用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等任選一種)放入鐵鍋加熱到150℃(勿燒開),油開始冒煙即可。將半成品脆豆腐片放入油鍋炸至膨脹。油炸過程中要不斷翻動,直到豆腐片完全膨脹,兩面呈金黃色為合格。最后用漏勺撈出豆腐片,瀝油后待用(注:豆腐片在晾曬時已經出油,故油炸時耗油量很少,一般50千克半成品豆腐片實際耗油約1千克)。
五、發脹劑的配制
把干凈的自來水放入大塑料盆或水缸中(不可使用金屬容器),加入氫氧化鈉(火堿),攪拌均勻至氫氧化鈉完全溶解化開即為發脹劑。
六、成品的泡制
把油炸好的半成品豆腐放入發脹劑中浸泡,用木板蓋住壓上磚塊,使豆腐片完全浸泡在發脹劑中不上浮。一般浸泡15小時,用手捏富有彈性、無硬心后撈出,用清水沖洗一遍。再用清水浸泡1—2小時,最后再換水繼續浸泡1小時。最后一次換水時用五香佐料、食鹽水浸泡,即成五香豆腐。發脹劑可反復多次使用,一般夏、秋季每2—3天更換一次,春、冬季每5—7天更換一次。
設備有漿渣分離磨漿機、水缸、蓄水池、大鐵鍋、水箱(壓豆腐用)、鼓風機等;原料有黃豆(大豆)、漿水(鹵水或熟石膏粉均可,任選一種)、食用衛生油、氫氧化鈉(火堿)、消泡劑(可用食用油的隔年油根代替)、水。
二、生產工藝流程
1、泡豆。把挑選好的5千克黃豆粉碎去皮(亦可直接浸泡),加涼水15千克浸泡。室內溫度15℃以下,浸泡6—7小時;室溫20℃左右,浸泡5—5.5小時;室溫25—30℃,浸泡4—5小時。2、磨漿。用漿渣分離機磨漿:漿要磨2—3遍,要求磨細磨均勻;磨第一遍時,邊磨邊加水4千克(注意磨第二遍或第三遍時,將水加入豆渣中攪勻直接磨漿)。3、殺沫。用20—30克食用油泥(食用油的隔年油根)加入2千克50℃的熱水中,攪勻,倒入豆漿內,待5—6分鐘豆沫自然消失,使用消泡劑殺沫時,待豆漿加熱到40℃時,用2.5千克熱水將15克消泡劑化開,倒入豆漿中3—5分鐘即可殺沫。4、濾漿。把磨好的豆漿過濾完后,用10千克涼水沖洗磨漿機,洗磨水加入磨漿后的豆漿內洗渣過濾,留作點漿用。5、煮漿。把殺沫后的豆漿倒入大鐵鍋內加熱煮沸2—3分鐘后,用勺揚漿,防止糊鍋、溢鍋。嚴禁再向鍋內放涼水。6、點漿。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鹵水點漿法,另一種是熟石膏點漿法。鹵水可用1:10米醋和水配制,或者用1:30的醋精和水配制作引子,以后點漿時就使用壓豆腐流出的鹵水點漿,壓豆腐流出來的鹵水可入水缸內反復使用。不斷添加新的鹵水,夏季3—5天要清洗一次鹵水缸,換一次新鹵水。用鹵水點漿的最佳溫度(豆腐的溫度)為80℃。點漿時將鹵水加入豆漿中點漿,使豆漿慢慢成型為豆腐腦。所謂熟石膏點漿法,就是將熟石膏用洗磨水洗渣化開攪拌均勻,靜置3—5分鐘。把石膏溶液倒入水缸內,把石膏沉淀物倒掉。再漿煮好的豆漿倒入放石膏溶液的缸內,輕輕攪拌均勻,蓋缸悶漿20分鐘。待溫度降到70℃時壓包(注意:5千克黃豆所用熟石膏為250克,250克熟石膏用3.5—4千克水或洗磨水溶解)。7、壓豆。將成型后的豆腐腦上面浮出的水倒掉,用溫水沖洗包布,將包布鋪在水箱內。然后將豆腐舀到包布的水箱內,以包布包好豆腐腦,手壓平整,加蓋木板,慢壓重壓。每15千克黃豆壓力不能低于150千克;掌握得好,可加大到180千克,以保證成品豆腐的重量和質量,含水量要少。夏季壓4—5小時,春、冬季壓3小時左右。壓好的豆腐放在通風處晾10分鐘即可開刀切片。加工脆豆腐時,一定要壓力大,壓得水分越少越好。一般每10千克黃豆加工出12千克豆腐為好,曬干得7千克半成品即符合標準。
三、豆腐切片、曬干
切片規格一般為長10厘米、寬6厘米、厚0.8厘米。做好的干豆腐一定要切得整齊。然后將豆腐片晾曬,每隔2—3小時將豆腐片翻動一次。第二天豆腐片開始出油,3天可完全干燥,即成為顏色金黃的半成品脆豆腐。將它裝入塑料袋內,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可存放6—9個月不變質。
注意事項:如遇陰天下雨,剛切好的豆腐片要放在室內用電風扇吹干,或以火爐烘干,否則容易發霉變質而影響產品質量。
四、油炸半成品脆豆腐
將食用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等任選一種)放入鐵鍋加熱到150℃(勿燒開),油開始冒煙即可。將半成品脆豆腐片放入油鍋炸至膨脹。油炸過程中要不斷翻動,直到豆腐片完全膨脹,兩面呈金黃色為合格。最后用漏勺撈出豆腐片,瀝油后待用(注:豆腐片在晾曬時已經出油,故油炸時耗油量很少,一般50千克半成品豆腐片實際耗油約1千克)。
五、發脹劑的配制
把干凈的自來水放入大塑料盆或水缸中(不可使用金屬容器),加入氫氧化鈉(火堿),攪拌均勻至氫氧化鈉完全溶解化開即為發脹劑。
六、成品的泡制
把油炸好的半成品豆腐放入發脹劑中浸泡,用木板蓋住壓上磚塊,使豆腐片完全浸泡在發脹劑中不上浮。一般浸泡15小時,用手捏富有彈性、無硬心后撈出,用清水沖洗一遍。再用清水浸泡1—2小時,最后再換水繼續浸泡1小時。最后一次換水時用五香佐料、食鹽水浸泡,即成五香豆腐。發脹劑可反復多次使用,一般夏、秋季每2—3天更換一次,春、冬季每5—7天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