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甜度使甘薯的用途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首先需選用馬鈴薯型不甜的甘薯品種。這種甘薯在經蒸煮、烘烤等處理后,具有甜度低的特點。因此使它有著易調味和易開拓甘薯新用途的可能性。同時,這種甘薯屬粉質,煮好后黑變少,貯藏中肉質變化也少,好貯藏。
操作要點
(1)原輔料處理
①甘薯泥:選擇新鮮或冬貯甘薯,要求無蟲蛀、無霉爛、無芽,清洗干凈后放入雙層鍋內蒸熟至無硬心。取出立即去皮,投入0.1%檸檬酸液中護色,然后放入鍋內繼續蒸爛,加適量水搗碎成泥。
②山楂漿:選果時剔去病果、爛果、生蟲果。將果放入水中浸泡2~5min,清洗2~3次,壓榨之后放入鍋內煮沸2~3min,冷卻去核,用打漿機打漿后備用。
③大棗泥:選果,剔除病、爛、蟲果,清洗,反復2~3次,在30~40℃水中清洗效果更好。清洗后浸泡,按棗水比為1:4的比例在%0℃恒溫下浸泡24h,去核,采用搗碎機搗爛成泥備用。
④草莓漿:選果,剔去爛果、次果及果蒂,清洗后,瀝干,裝入塑料袋,置于冷藏箱于-12~-18℃進行凍藏,取出后于室溫下解棟,利用打漿礬打漿備用。
⑤沙棘漿:要求沙棘外形飽滿、顆粒大、肉多籽少、酸味濃郁、色澤金黃。將洗凈的沙棘果用打漿機打漿,由于沙棘果中有沙棘籽,沙棘籽富含沙棘油等重要營養成分,不能除去,為此,必須對沙棘漿進行均質處理,使其變得圓潤柔滑。
⑥瓊脂液:稱取適量瓊脂,用溫水浸泡。泡軟后,清洗干凈放入鍋內加熱溶解(加水量為瓊脂的15~20倍)、過濾去雜備用。
⑦濃糖液:稱取適量白糖,加熱。煮沸溶化后配成75%的濃糖液,過濾去雜備用。
⑧檸檬酸液:稱取適量的晶體檸檬酸,加入水配制成50%的溶液備用。
(2)調配:根據原輔料特征和產品的質量要求,進行科學調配,具體配比見表,表中原輔料是經上述處理后的漿、泥、液。
(3)濃縮:按原輔料配比的量,將果漿、泥置于開口鍋中,進行加熱煮熬。開口鍋是一種簡單而又傳統的果醬加工設備,若條件允許,可使用真空濃縮設備進行濃縮,效果更佳。其蒸發溫度控制在100℃,一邊煮熬一邊攪拌以防焦化。濃糖液依次加入,待濃縮接近終點時,加入瓊脂液,繼續加熱,加入檸檬酸液調至pH值為3.0,再加入少量合成食用色素和增香劑,停止加熱。
混合甘薯的原輔料配比
原輔料配比 瓊脂(%) 固形物指標 pH指標
山楂甘薯醬 山楂:甘薯=30:70 0.3 60 3.0
大棗甘薯醬 大棗:甘薯=25:75 0.4 60 3.0
沙棘甘薯醬 沙棘:甘薯=40:10 0.3 60 3.0
草莓甘薯醬 草莓:甘薯=30:75 0.4 60 3.0
多味甘薯醬 食鹽:辣粉:甘薯
=0.6:0.1:99.3 0.35 60 3.0
(4)裝罐:為了避免果醬在高溫下糖的轉化和果膠降解、色澤和風味的惡化,應在濃縮后迅速灌裝、滅菌和冷卻。先將罐容器清洗干凈,經過消毒并瀝干水分。裝罐時醬體溫度不低于85℃,封罐時溫度亦應在80℃以上。
(5)殺菌和冷卻:將罐置于殺菌鍋內進行加熱殺菌,溫度要求達lOOC,時間為5~lOmin。取出后應迅速冷卻至室溫以下。若是玻璃罐應分段冷卻。成品入庫貯存。
質量指標
(1)感官指標
色澤:依配料不同其產品色澤有淺醬色、醬色和醬紅色。有光澤,均勻一致。
風味:具有混合果醬特有的雙果風味,甜酸適口,無焦糊味和異味。
組織及形態:呈粘糊狀,無大果塊,無結晶,無滲水,稠度適宜,傾斜時可以流動,涂布性良好。
(2)理化指標
總糖:55%以上(以轉化糖計);
可溶性固形物:60%(折光計);
微生物:無致病菌及因微生物所引起的霉變現象。
食品添加劑的加入量應符合我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量。若需加食品防腐劑,可在停火前加入0.04%~0.05%的苯甲酸鈉。
在生產過程中,原料不得與銅、鐵等金屬離子接觸,以免引起褐變和VC的大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