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最急性型發生于流行初期,無任何異常表現,突然倒地而死 ,在此次流行中占1/3。急性型表現為精神萎頓,食欲減退, 口渴喜飲, 體溫40.5~41 ℃, 有的高達42 ℃,4~6 h后突然呼吸急促,心率亢進,全身顫抖,倒地抽搐、鳴叫而 死,死亡后呈角弓反張狀態,部分口鼻流出泡沫樣血液。?
2、 病理變化
兔尸鼻孔有血樣液體流出,血凝不良。喉頭、氣管黏膜高度充血和出血 ,氣管腔內積有粉紅色泡沫狀液體,黏膜呈點狀或斑塊狀出血。肺臟表面呈暗紅色,散在栗粒 或豆粒大小的出血斑點。肝臟腫大、瘀血,表面有彌漫性出血點以及大小為0.5 cm×1~3 cm的灰黃色條紋狀壞死區。脾臟腫大,邊緣呈紫色,表面有散在性出血點。腎臟腫大,被膜下可見散在性出血點,皮質和髓質瘀血。膀胱黏膜出血, 尿液潴留,內混有灰白色絮狀凝集物。胃黏膜脫落,胃幽門區、十二指腸、盲腸等部位黏膜嚴重出血。
3、 實驗室診斷?
兔尸心血涂片未發現兩極著色小桿菌。采集死亡兔肝臟、肺臟病料進行巴氏桿菌分離培養及小白鼠接種試驗,結果呈陰性。兔肝1∶4稀釋液進行人“O”型紅細胞凝集試驗(HA),血凝價為2.4~2.6。用兔肝1∶4稀釋液為抗原,進行人“O”型紅細胞血凝抑制試驗(HI),結果表明病料內含有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抗體。用兔肝臟、肺臟混合病料濾液接種健康兔4只,2天內死亡3只,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自然死亡病例一致,用兔肝臟1∶4稀釋液作為抗原和已知抗體進行血凝抑制試驗,證明含有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
4、 治療性診斷
用兔病毒性出血癥高免血清對存活兔56只進行治療,每只兔每天肌肉注射1 ml,連用2天, 除死亡11只外,其余恢復健康。?
5、 討論?
5.1 該兔群曾在11月前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癥疫苗,故場方及推廣中心均排除兔病毒性出血癥,而診斷為免巴氏桿菌病,但巴氏桿菌病體溫升高幅度大,超過兔病毒性出血癥1~2 ℃,有明顯的腹瀉及缺氧現象,病理剖檢肝臟有灰白色壞死點,心包有淡黃色積液,心臟血液涂片鏡檢有大量的兩極著色的巴氏桿菌,這些均區別于兔病毒性出血癥。
5.2 據張紹學等(《中國畜禽傳染病》1988年第3期)報道,兔病毒性出血 癥HI抗體滴度在24~25以上時,對強毒攻擊具有有效的保護力。筆者認為兔場最好應定期對兔病毒性出血癥HI抗體滴度進行監測,滴度在24以下時,方可進行免疫,以免由于抗體被中和,導致免疫失敗,同時,免疫前應對免疫毒性出血癥疫苗效價進行監測,血凝價低于2-4時,應停止使用該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