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鐵是否及時:豬皮膚是否紅潤,與豬血液中鐵含量有關。初生仔豬,由母體獲得的鐵貯備量僅為49mg,出生后母乳每天只能提供的鐵含量為1mg,而其對鐵的正常的需要量為每天7mg,因此,初生仔豬必須盡早補鐵,補鐵一般使用富馬酸亞鐵,蛋白螯合鐵效果更好。
2、飼料選擇是否合理:豬從出生到8周齡之間,消化酶的種類和數量呈現出規律性的變化,即:乳糖酶的活性是逐漸減弱;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逐漸加強;8周齡后消化道酶系統趨于正常水平。這要求乳豬料必需選用符合此階段消化生理特點的產品并于7日齡開始誘食。早期補料有利于促進仔豬消化器官的發育和消化機能的盡快完善,通過采食飼料來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避免由于母乳不足造成的營養不良,使仔豬生長慢,從而引起毛長,皮不發紅;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養殖戶片面追求皮紅而肓目加大硫酸銅用量,導致飼料中的銅、鐵、鋅等微量元素的營養平衡被破壞,相互產生拮抗作用,加劇飼料中鐵的缺乏,引起皮膚泛白。
3、氣候變冷、保暖不善:在寒冷的冬季,豬體表溫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豬靠采食大量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來維護體溫,同時豬又需要快速生長毛發來覆蓋體表,保持體溫不會過度散失,從而促使毛發生長過快;另一方面,在寒冷的環境中,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豬皮下毛細血管必然收縮,導致其皮膚不如夏、秋季紅潤。
4、疾病與環境衛生的影響:在冬季,圈舍潮濕、污濁,一方面會加速熱量的散失,不利于仔豬保暖;另一方面會誘發疾病的產生,影響豬的健康,導致皮毛難看。如(1)仔豬黃白痢、豬副傷寒等疾病即使治愈但有的豬已變成僵豬,其后期生長仍十分緩慢;(2)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氣喘病,主要表現為生長緩慢,喘氣,皮毛長、粗、亂,采食減少,生長緩慢。(3)某些寄生蟲病,如疥螨寄生于豬的深層皮膚,破壞皮膚組織,以血液球蛋白為營養,破壞血液成份,豬只生長慢,毛零亂,皮膚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