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征兆
母羊在分娩前,機體的某些器官在組織學上發生顯著的變化,母羊的全身行為也與平時不同,這些變化是以適應胎兒產出和新生羔羊哺乳的需要而做生理準備。對這些變化的全面觀察,往往可以大致預測分娩時間,以便做好助產準備。
乳房在分娩前迅速發育,腺體充實,臨近分娩時可以從乳頭中擠出少量清亮膠狀液體,或少量初乳,乳頭增大變粗。
臨近分娩時,陰唇逐漸柔軟,腫脹、增大,陰唇皮膚上的皺壁展開,皮膚稍變紅。陰道粘膜潮紅,黏液由濃厚黏稠變為稀薄滑潤,排尿頻繁。
盆骨的恥骨聯合,薦髂關節以及盆骨兩側的韌帶活動性增強,在尾根及兩側松軟,肷窩明顯凹陷。用手握住尾根做上下活動,感到薦骨向上活動的幅度增大。
母羊精神不安,食欲減退,回顧腹部,時起時臥,不斷努責和鳴叫,腹部明顯下陷是臨產的典型征兆,應立即送入產房。
正常接產
母羊產羔時,最好讓其自行產出。接產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監視分娩情況和護理初產羔羊。正常接產時首先剪凈臨產母羊乳房周圍和后肢內側的羊毛,然后用溫水洗凈乳房;擠出幾滴初乳,再將母羊的尾根、外陰部、肛門洗凈,用1%來蘇兒消毒。一般情況下,經產比初產母羊產羔快,羊膜破裂數分鐘至30分鐘左右,羊羔便能順利產出。正常羔羊一般是兩前肢先出,頭部附于兩前肢之上,隨著母羊的努責,羔羊可自然產出。產雙羔時,約間隔10~20分鐘,個別間隔較長。當母羊產出第一只羔羊后,仍有努責、陣痛表現,是產雙羔的征候,此時接產人員要仔細觀察和認真檢查。羔羊出生后,先將羔羊口、鼻和耳骨黏液淘出擦凈,以免誤吞羊水,引起窒息或異物性肺炎。羔羊身上黏液,在接產人員擦拭時,還要讓母羊舔干,既可促進新生羔羊的血液循環,又有助于母羊認羔。
羔羊出生后,一般都自己扯斷臍帶,這時可用5%碘酊在扯斷處消毒。如羔羊不能自己扯斷臍帶,先把臍帶內的血向羔羊臍部順捋幾次,在離羔羊腹部3~4厘米的適當部位人工扯斷,進行消毒處理。母羊分娩后1小時左右,胎盤即會自然排出,應及時取走胎衣,防止被母羊吞食養成惡習。若產后2~3小時母羊胎衣仍未排出,應及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