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病原因
腹水癥的病因很復雜,至今還來完全了解透徹。一般認為是在各種因子的作用下,雞處于缺氧狀態,為滿足對機體的供氧,往往加快肺循環和心跳次數,其結果不僅引起肺壓升高,同時也增加了右心室負擔,長期這樣,導致右心代償性肥大而擴張、松弛至衰竭,結果全身血液回流受阻而郁積于外周血管內,致使腹腔內器官郁血、血壓升高,血中液體從肝、腎、心等器官表面漏出,蓄積于腹腔,從而形成腹水癥。引起腹水的常見原因如下:
1.1 遺傳因素 長期以來,肉雞的育種往往只注重生長速度,而忽視相應地改善其心肺功能,以致心肺功能不能適應機體旺盛的代謝要求,潛伏著心肺衰竭的發病傾向,易導致機體缺氧而引起腹水。
1.2 孵化因素 孵化后期孵化箱內缺氧,引起雞胚肺臟的病理性損傷而影響肺部氣體交換。肉仔雞早期(3日齡)發生腹水癥可能與此密切相關。
1.3 飼料的營養因素 部分飼養者過分追求料肉比和生長速度,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顆粒飼料,有的甚至添加油脂,且不加限飼,使雞耗氧增多而導致相對缺氧;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必須氨基酸缺乏,不能滿足肉雞正常的生長發育需要也易引起腹水。
1.4 環境因素 在嚴寒的冬季,常為保溫忽視通風,雞舍內空氣污濁,含氧量下降,積聚過量的NH3、H2S、CO2等有害氣體,使雞的肺臟造成損傷,影響肺部氣體交換而缺氧。另外,雞舍內濕度大,雞群密度不適宜等原因,也易引起腹水。
1.5 其它原因 雞患有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白痢、曲霉菌病等;飼料霉變、食鹽中毒、菜籽餅中毒、藥物中毒等;這些可引起雞心、肺、肝、腎的損傷,也常是腹水的誘因。
2 診斷要點
該病多發生于速生型肉雞,如AA雞、艾維茵等,公雞發病多于母雞;最早發病于3日齡的肉雛雞,但以3~5周齡時多發,病程一般7~14d,死亡高峰為5~7周齡;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季的發病率高,死亡率可達10%~50%。病初癥狀不明顯,病雞精神沉郁,羽毛粗亂,食欲下降,肛門周圍有稀糞粘污,常有呼吸困難,3~5d后腹部膨大,腹部皮膚薄而發亮,觸診有波動感;病雞常腹部著地,呈“企鵝狀”。剖檢死雞可見腹腔有大量淡黃色透明液體,少的有50~100m1,多的500ml以上,腹水中常有纖維蛋白凝塊,呈“果凍樣”;心包積液,右心明顯擴張,,心肌松馳;肝臟常郁血、腫大或萎縮,表面常有一層白色或淺黃色薄膜,易剝落;腎腫大、郁血,有的有尿酸鹽沉積,胸肌、腿肌有不同程度的郁血。
3 防制措施
有人報道,雞出現腹水癥狀后,采用腹腔抽液,口服抗菌素,利尿劑以及中成藥等進行治療。但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療效不佳。出現典型癥狀的雞多以死亡告終,癥狀較輕的即使能耐過,也因屠宰等級降低而失去飼養價值。因此,對此病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只有針對病因,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該病。
3.1 肉雞育種時,在注重生長速度的同時,要努力改善雞心、肺、肝等內臟器官的功能,堅決淘汰有腹水傾向的種雞,培養出對腹水癥有耐受力的家禽新品系,從根本上解決肉雞腹水的問題。
3.2 在孵化后期,應加強通風換氣,有條件的向孵化箱內補充氧氣,以利于雞胚心肺的發育。
3.3 肉用仔雞早期生長速度快,對腹水癥的敏感性高,應適度限喂,控制其生長速度。據報道,從13日齡日糧減少10%,維持兩周,然后恢復正常飼喂,腹水率下降24.5%,且對生長無不良影響。其次適當調整日糧營養水平,建議在3周齡前飼喂低能日糧,之后轉為高能日糧,具體做法如下:1~3周齡,飼料中粗蛋白20.5%~21.5%,代謝能量11.5~11.91MJ/kg;4~6周齡時飼料中粗蛋白18.5%~19.5%,代謝能量11.91~12.54MJ/kg;7周齡至出欄,粗蛋白16%~18%,代謝能12.54~12.96MJ/kg。另外,在不影響肉雞正常生長性能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粉料,一般3周齡前用粉料,3周齡后逐漸過渡到顆粒飼料。飼料中添加適量VC、VE和硒、脲酶抑制劑等,同時注意鈣、磷比例,能有效預防腹水的發生。
3.4 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條件,在冬季要解決好保溫與通風的矛盾,在保溫的同時,每日定時對雞舍進行通風換氣;并且管理好熱源,嚴防煤氣泄漏,及時清理糞便,控制好雞群密度和雞舍的濕度,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以減少腹水的發生。
3.5 執行科學的衛生防疫制度,提高雞的抵抗力,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不飼喂霉變的、含有過量菜籽餅、棉籽餅、食鹽的飼料以預防各種中毒事故的發生;用藥要在獸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不能長期使用對雞心、肺、肝等有毒害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