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雛方法。生態放養土雜雞具有季節性,選雛時間最好為3月~9月,其他月份天氣寒冷,不宜采用這種飼養方式。育雛宜采用舍內網上育雛方式。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晚上以人工補光為主。光照強度為前期(1日齡~4日齡)20勒克斯~25勒克斯,晝夜照明;隨著日齡增大,光照時間和強度逐步縮短和減弱。育雛期間飼喂全價配合小雞料,其粗蛋白質含量為17%~19%。自由采食,飲用清潔水。
2.中雛管理。選擇晴天中午將雛雞趕到室外草地或坡地放養,讓其采食植物籽及昆蟲。進行歸牧調教,即在草地或坡地上撒少量中雞粒料和谷物,邊撒邊敲飼料盆或吹哨子,以形成條件反射,使其在聽見聲音后就來覓食,便于以后實施收牧。
3.仔雞放牧及飼養管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仔雞養成了放牧歸牧的習慣后,實行全天放牧。牧場應選擇無獸害的喬木林地,因灌木林不便于仔雞放牧和管理人員巡視。野外放牧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干燥、平坦的地方建棚。棚舍白天能避雨遮陽,晚上能適當保溫即可。放牧林地根據管理人員的收牧水平界定是否圍網。圍網可采用網目2厘米×2厘米的漁網,網高1.5米~2米。放養密度為每0.067公頃300只~500只雞。
4.放牧期間根據仔雞采食情況適度補飼,牧地應多處放置清潔水盆。
5.放牧期間每天傍晚必須收牧,并酌情補飼,清點雞數,觀察健康狀況。
6.切實搞好疾病防治工作,經常對棚舍和器具消毒,按規定程序進行雞只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