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鵝“蛋子瘟”又稱傳染性卵黃腹膜炎。“蛋”是指產蛋季節產蛋母鵝,“子”宮(卵巢、輸卵管)受到侵害,“瘟”是指從而引起的疫病,有的地區也叫做鵝大腸桿菌性生殖器官病。其特點是:專門侵害產蛋期的母、公鵝,往往在產蛋初期或中期開始發病,直至產蛋結束而停止,病鵝治愈后也失去種用價值。從危害種鵝的產蛋率、出雛率這個角度來說,該病是影響鵝業發展的第一大殺手。2008年濰坊市養鵝專業合作社在坊子區長寧街辦西嶺村養殖揚州白鵝1260只,于12月23日開始發病,并有零星死亡,五天后發病鵝達到230只。外觀母鵝腹部膨大,走路搖擺 (呈企鵝行走狀態),產軟殼蛋、畸型蛋,肛門周圍粘有潮濕發稠的排泄物,似蛋花樣,個別拉白色稀便,發病率約為18.3%,產蛋率由50%下降到22%,病鵝陸續出現死亡,到2009年1月6日共死亡36只,占發病鵝的15.7%,我們根據鵝的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經剖檢,實驗室診斷確診為種鵝“蛋子瘟”病。
一、臨床癥狀
病母鵝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獨居或在水面漂浮,腹部膨大,產軟殼蛋或畸形蛋,產蛋率呈直線下降。肛門周圍粘有潮濕發臭的排泄物,似蛋花樣,排泄物中夾雜著蛋清、蛋黃,凝固的蛋白或卵黃塊多呈像煮蛋湯樣,病鵝行走困難,但體溫正常,個別病鵝體溫升高。同時病鵝還出現眼睛凹陷脫水,喙蹼干燥和發紺,羽毛松亂,患病公鵝的主要癥狀是陰莖嚴重充血,腫大2~3倍,螺旋狀的精溝難以看清,在不同的部位有芝麻至黃豆大黃色膿性或干酪樣結節,有的陰莖裸露體外不能縮回。剝除結痂呈出血性的潰病面,失去配種能力,但很少發現死亡。
二、剖檢變化
病母鵝腹腔充滿淡黃色惡腥臭液體和破壞了的卵黃,腹腔器官表面有淡黃色,凝固的纖維素性滲出物,而剝離腸系膜有針尖大小出血點,輸卵管腔內有軟殼蛋滯留,蛋殼表面粗糙,并附著脫落的粘膜或凝固的蛋白。卵巢內的卵子變形皺縮或成硬塊。公鵝陰莖表面有芝麻或綠豆大小的結痂,剝去結痂為潰瘍灶。
三、實驗室檢查
據病原分離、涂片鏡檢、生化試驗、動物回歸試驗確診病原為大腸桿菌。藥敏試驗:該菌對鏈霉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對青霉素不敏感。
四、治療措施
1.將病鵝及疑似病鵝全部隔離飼養。并每只肌肉注射硫酸鏈霉素10萬單位,每天兩次,連續5天。為了防止其它鵝感染,全群混飲氟苯尼考:每100克加水800公斤,自由飲用,連用3~5天,首次量可加倍,預防量減半。
2.采用土霉素原粉拌料,每100斤飼料中加200克,預防量減半,連用3~5天。
3.對鵝舍、用具用百毒殺噴酒消毒,用生石灰粉對地面消毒,每天一次,連續5天。對產生的糞便進行堆積發酵,對死鵝全部做無害化處理。
4.調整飼養密度,保持鵝舍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冬天保溫,通過以上防治措施,用藥2天后的病情逐漸得到控制,除病重者死亡外,其它基本康復。
五、討論與小結
1.由于缺乏規模養鵝技術,再加上對鵝病防治缺乏研究,經驗不足,養殖戶急功近利,盲目上馬,普遍存在鵝舍簡陋、飼養密度大、通風不良、鵝舍潮濕、重養不重管、重治不重防、消毒措施不嚴,造成該病的發生與蔓延,給種鵝養殖場(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選好場址,是養好種鵝的關鍵。種鵝場應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河流、水庫、水草豐盛的地方,水面應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最好是流動的河水,不能流動的水面深度應在1.5米以上,要防止被污染的水流入其中。如找不到合適的自然水面,可人工建造水池,一般水池寬3米,深0.6米,長度可根據場地情況靈活掌握,建議:水池不要建在地下,池底要高出地平面,兩側留出放水口,能注能排,排空后有利于消毒,始終保持水質清潔不污染。
3.適時接種疫苗:在種鵝產蛋前15日齡注射鵝蛋子瘟氫氧化鋁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對已發病的鵝群做緊急預防接種,注射本疫苗7天后,可有效控制該病的流行。
4.精選鵝群,不適合做種用的要堅決淘汰。從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說明本病主要發生于產蛋期,也就是說從性成熟開始交配時發生本病,說明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通過交配。因此,鵝群在產蛋前半個月,在注射蛋子瘟疫苗的同時要檢查公鵝的生殖器官,凡是陰莖紅腫或帶有結痂的立即淘汰。母鵝肛門周圍潮濕,并帶粘稠的糞便也要淘汰,把引發本病的一切潛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種鵝產出健康無菌的優質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