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北、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四川等肉雞市場調查獲悉,肉雞腸毒綜合征是肉雞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腹瀉、糞便中含有未消化好的飼料、采食量明顯下降、生長緩慢或體重減輕、脫水和飼料報酬下降等為特征的疾病。該病雖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隱性經濟損失巨大,而且往往被養殖戶誤認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單一的小腸球蟲感染。此病在高溫潮濕和炎熱的梅雨季節多發,多發于30日齡~40日齡肉雞,最早可發生于7日齡~10日齡的肉雛雞。
發病原因:
小腸球蟲感染
由于各地環境、飼養管理和藥物預防水平不同是造成球蟲感染的原發性原因,特別是小腸球蟲感染時,小腸球蟲在腸黏膜上大量生長繁殖,導致腸黏膜增厚,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使飼料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同時,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減少,盡管雞只大量飲水,也會引起脫水現象。這是引起肉雞糞便變稀,糞中帶有未消化飼料的原因之一。
腸道內菌群失調
腸道內環境改變使腸道內有益菌減少,而有害菌趁機大量繁殖,腸道消化酶的消化功能下降,飼料消化不良,有害菌、球蟲及其產物刺激腸道的平滑肌收縮,使腸蠕動加快、加強,飼料消化時間減少,導致消化不良。
飼料中維生素、能量和蛋白質的影響
在調查中發現,飼料營養越豐富,發病率越高,癥狀也越嚴重,品質較低的飼料相對發病率較低。這是因為,在球蟲與細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質和部分維生素促進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癥狀。
電解質大量丟失
在該病發生的過程中,球蟲細菌大量快速生長繁殖,導致消化不良,腸道吸收障礙,電解質的吸收減少。同時,由于大量腸黏膜細胞迅速破壞,使電解質大量丟失,出現生理化障礙,特別是鉀離子的大量丟失,會導致心臟的興奮過度增強。
自體中毒
有害菌所產生的毒素如大腸桿菌產生的內毒素、球蟲的代謝產物和死亡分解產物等被機體吸收發生自身中毒。在發病的過程中,大量的腸上皮細胞破裂脫落,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腐敗分解以及蟲體死亡、崩解等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被機體吸收后發生自體中毒。從而在臨床上出現先興奮不安,后癱軟昏迷,直至衰竭死亡的情況。
飼養條件的惡化
該病多由小腸球蟲隱性感染導致消化功能障礙,腸道微生態平衡被破壞,引起厭氧菌感染,進一步惡化了消化道內環境,繼發病毒等使病癥加重,造成該病暴發,大批量死亡。
臨床癥狀:
病初 無明顯癥狀,少數急性病例未見任何癥狀便突然倒地死亡,發病中期雞只離群呆立,羽毛松亂,喜擠堆,采食下降,排黃白色、黃綠色、灰褐色或者水樣稀便,個別出現西紅柿樣糞便,發病后期個別雞出現神經癥狀,頭部震顫,驚叫癱瘓死亡。
病理變化 在發病的早期,十二指腸、空腸的卵黃前部分黏膜增厚,顏色呈灰白色,像一層層的麩皮,極易剝離,腸黏膜增厚,腸壁增厚,腸腔空虛,內容物較少,有的內容物為尚未消化的飼料。
到病程中后期,腸壁變薄、脆弱、擴張,充滿氣體,黏膜脫落,腸內容物呈蛋清樣、黏膿樣、西紅柿樣。有的在十二指腸段有火柴頭大小的出血點,有時在整個腸道可見到大小不一的出血點或出血斑。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肝臟質脆、發黃,心冠脂肪增生,點狀出血,擠壓腺胃乳頭有大量的黏液流出,腎臟多尿酸鹽沉積,腸黏膜上附著黃綠色假膜,腸黏膜嚴重潰瘍、壞死、完全脫落、崩解。其他器官一般無明顯變化。
治療方案:
配合黃芪多糖成分的藥物或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如黃芪多糖、芪抗、安疫肽(主要成分:胸腺肽+轉移因子等)等。
上午用腸毒三效(妥曲珠利+硫酸小檗堿)、腸毒康(主要成分:乙酰甲喹),下午用生物止痢王(禽用,主要成分:噬菌蛭弧菌)飲水,飼料里添加超濃縮魚肝油+濃縮復合維生素B,用于修復腸黏膜,提高機體免疫力,以上方案連用3天,效果明顯。
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及時給雞只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可補充一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藥物、添加劑、飲料等營養物質)。做好衛生、消毒工作,防止球蟲病暴發及其他繼發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