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立綜合防治的觀點。即從建場、進苗到飼養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要從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慮,這是防疫規則的總要求,是養禽業走向產業化、集約化的基本要求。
2、對家禽舍消毒。用消毒藥物徹底殺死病菌與病毒,是消除前一批家禽飼養期間累積污染的唯一強有力的措施,并可縮短禽舍空閑的時間,使下一批家禽生活在一個潔凈的環境中。具體方法如下:
⑴清掃:家禽全部出舍后,先用消毒液噴灑全舍,再清除舍內的禽糞、墊草、頂棚上的蜘蛛網和塵土。對于平養地面沾附的禽糞,可預先灑水軟化,然后再鏟除。為方便次日沖洗,可先對禽舍內部噴霧,潤濕舍內四壁、頂棚及各種設備的外表。
⑵沖洗:沖洗的目的是將清掃后舍內剩下的有機物去除,以提高消毒效果。沖洗前先將非防水燈頭的燈用塑料布包嚴,然后用高壓水龍頭沖洗舍內,對籠底的糞跡與蛋槽上的污物一定要用板刷邊刷邊沖,不留殘存物。
⑶干燥:沖洗后地面仍會殘存不少細菌,而干燥后細菌數就會顯著減少。噴灑消毒藥一定要在沖洗并充分干燥后再進行,因為在濕潤狀態下使用消毒藥會使其濃度降低,有礙藥物的滲透、滅菌效果差。
⑷藥物薰蒸消毒:將舍內所有的孔、縫、洞用紙糊嚴,使整個禽舍不透氣。每立方米空間用40%甲醛溶液18毫升、高錳酸鉀9克,密閉24小時后開窗通風,進雛前再用消毒藥水噴霧消毒一次。
3、牢固樹立防重于治的觀點。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觀點,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多數重大傳染病都可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疫苗接種成功與否,與禽只的母源抗體、接種方式和接種時間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不同的養禽場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4、藥物配水或配料飼喂。應掌握拌藥的飲水、飼料量能在2小時內吃完,才能更為有效。飲服疫苗時,要先停水2小時,并保證短時間內飲完,且每只禽都能飲上。
5、使用藥物,要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具有協同作用的藥物配伍使用,可增加藥效,減少用藥,降低成本。具有拮抗作用的藥物搭配使用,會降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貽誤醫治佳期,造成損失。
6、使用藥物,要注意藥物的選擇。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磺胺類藥物,首次劑量應加倍,以便迅速提高體內藥物濃度,達到治療效果。治療時一般選擇2-3種不同抗菌譜藥物,以擴大殺菌范圍;預防時則用一種藥物即可,且宜間隔停換用藥。
7、使用藥物,要注意耐藥性。不要頻繁更換藥物,連用2-3天仍無效的藥物,可考慮選擇新的治療方案,每種抗生素不能長時間單一使用,以免產生耐藥菌株。
8、使用藥物,要注意繼發感染。在使用抗菌藥的同時,應加入抗病毒藥物,以免繼發病毒感染致病。病初要注重病禽的隔離,加大健康禽群的預防用藥量。
9、消毒時,要注意誘發疾病。發病禽舍要噴灑消毒藥,尤其是帶禽消毒時,很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消毒前要給禽群服用紅霉素、強力霉素、維生素等預防呼吸道疾病和抗應激的藥物。
10、治療時,應消除不利因素,才能療效好。禽病發生,不宜單從用藥治療方面去對付,同時要注意消除導致疾病,不利家禽生長、生活的因素。如密度過大,禽舍潮濕、空氣不潔、溫度偏低等,否則療效甚微。
11、禽病治療用藥應抓早期,才能效果好。如在后期出現不食不飲,又體質下降明顯,一則藥物無法從食道進入體內,就是注射用藥也難在體內發揮作用,療效較差。所以應每天觀察禽群的采食、飲水、糞便、精神狀態等。一旦發現異常,馬上治療。
12、治療時,應加強管理。疾病治療期間要加強飼養管理,病后要注意禽群的護理和體質恢復。切忌治療不徹底,護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