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標
1、人孵蛋活胚率:照蛋后的活胚蛋數÷入孵蛋數x100%,指活胚蛋數占人孵蛋的比例,一般在91%以上。
2、標準受精率二受精蛋數÷入孵蛋數x100%,指受精蛋數占人孵蛋數的比例,一般在95%以上。
3、受精蛋孵化率二出雛數÷受精蛋數x100%,指出殼雛禽數占受精蛋比例,統計雛禽數應包括健、弱、殘和死雛。一般在97%以上。
4、活胚蛋健苗率二健雛數÷活胚蛋數x100%,指健雛禽數占活胚蛋的比例,一般在95%以上。
5、人孵蛋出苗率二出雛數÷入孵蛋數x100%,指出殼雛禽數占人孵蛋的比例,一般在87%以上。
6、入孵蛋健苗率:健雛數÷人孵蛋數x100%,指健雛禽數占人孵蛋的比例,一般在85%以上。
7、健雛率二健康雛數(或售出雛數)÷總出雛數x100%。健雛是指精神良好,無明顯肚臍愈合不良、無盲眼、無跛腳、無畸形殘次、重量大于或等于該品種最低重量標準的健康雞苗,一般在98.5%以上。
二、孵化期種蛋不同放置對孵化的影響
小頭向上孵化的人孵蛋健苗率比正常低22.7%,如果驗蛋不嚴,入孵蛋中有1%的種蛋是平放或小頭向上孵化,則會導致孵化率下降0.1%---0.3%。
三、胚胎發育的檢查與分析
每枚蛋的個體差異是存在的,反映到胚胎發育上就有快慢差異,這在老年雞蛋表現尤為明顯,產蛋高峰期胚蛋質量好,差異就小,可見即使孵化條件得當,胚蛋發育特征也并不一定都與發育標準完全一樣,一般按70%胚蛋的整體情況進行判斷,如70%胚胎已符合標準“蛋相”,10%的胚胎發育偏慢,約有20%的胚胎發育是偏快,則認為定溫是適當的。若通過抽查分析,發現孵化用溫偏高或偏低,將孵化用溫在原基礎上降低或升高O.I℃,孵化效果能得到很好的改變。在生產中必須要掌握胚蛋的三個典型“蛋相”,簡述如下:
(1)孵化5天的胚蛋(黑眼) 正常:1/3的蛋面布有血管,可明顯見到胚胎黑色的眼睛,俗稱“黑眼、起珠”。異常:①受精率正常,發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現充血現象。一般是溫度較高。②受精率正常,發育略慢,死胎少。一般是溫度偏低。③氣室大,死胎多,多出現血線、血環,有時其粘于殼上,散黃多,“白蛋多”。一般是種蛋貯存時間過長。④胚胎在小頭發育。大頭朝下。⑤胚胎發育參差不齊。機內溫差大、種蛋貯存時間明顯不一或種蛋源于不同雞群。⑥破裂蛋多,胚胎大量死亡且死亡時間不集中,散黃蛋多,氣室可動,系帶受到劇烈震動或受凍(存放溫度在O℃以下)。
(2)孵化10天的胚蛋 正常:尿囊血管在小頭“合擾”——除氣室外,整個蛋面均布滿血管,正面血管粗,背面血管細。異常:①尿囊血管提前“合攏”,死亡率提高。孵化前期溫度偏高。②尿囊血管“合攏”推遲,死亡率較低。溫度偏低,濕度過大或種雞偏老。③尿囊血管未“合攏”,小頭尿囊血管充血嚴重,部分血管破裂,死亡率高。溫度過高。④尿囊血管未“合攏”,但不充血。溫度過低,通風不良,翻蛋異常,種雞偏老或營養不全。⑤胚胎發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機內溫差大,局部超溫。⑥胚胎發育快慢不一,血管不充血。貯存時間明顯不一。⑦頭位于小頭。一般是大頭向下。⑧孵蛋爆裂,散發惡臭氣味。臟蛋或孵化環境污染。
(3)孵化17天的胚蛋 正常:以小頭對準光源照蛋,小頭再也看不到發亮部分或僅有少許發亮。俗稱“封門”。異常:①“封門”延遲,氣室小。溫度偏低或濕度偏高。②“封門”提前,血管充血。溫
度偏高。③不“封門”。溫度過高或過低,翻蛋不正常,種雞偏老,飼料營養不全或通風不良。
四、出雛期間的觀察
胚蛋正常的啄殼、出殼時間和比例,詳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胚蛋的啄殼 高峰是19.5天左右,出殼高峰是20天左右。
1、啄殼情況的檢查
(1)啄殼時間 與出雛高峰時間一樣,某種禽蛋的啄殼時間也應是相對恒定的,若出雛高峰提前或推遲,預示著用溫可能偏高或偏低。
(2)啄口位置與形狀 啄口位置應在蛋的中線與鈍端之間,啄口呈“梅花’’狀清潔小裂縫。若在小頭啄殼,說明胎位不正;若啄殼的位置在鈍端痕高的地方,說明雛雞通過小的氣室來啄殼,可能濕度偏大;若啄口有血液流出,可能用溫不當。
2、出雛情況的檢查
(1)出雛高峰時間檢查 若出雛高峰期比正常提前或推遲,可能用溫偏高或偏低。無明顯的出雛高峰期,這可能與機內溫差大、種蛋貯存時間明顯不一或種蛋源于不同雞齡的種雞等有關。
(2)出殼雞檢查 觀察雛雞活力及結實程度,體重大小,卵黃吸收情況,絨毛色澤、長短及整治度,喙、腳、跗部的表現。
①絨毛“膠毛”。一般為溫度過高過低、蛋貯存期過長或翻蛋異常。
②雛雞出殼拖延、軟弱無力、腹大、臍收不全、“膠毛”。用溫偏低或濕度過大。
③雞雛干癟,有的腸管充血拖在外面,卵黃吸收不良。一般是整個孵化期用溫偏高。
④雛雞出現無頭顱、瞎眼、彎趾、鸚鴣喙、關節腫大等畸形癥狀。與遺傳、早期高溫孵化或營養缺乏有關。
⑤腿腳皺縮、腿部靜脈血管突出或口內組織色深且異常干燥。出雛機濕度太低以及雛雞在出雛機內所停留時間過長而引起的脫水癥狀。
⑥跗部色紅。出殼困難的表現。
⑦雛雞喘息。溫度過高、缺氧或傳染病。
五、胚胎死枉原因
1、影響因素
很少去追究孵化技術以外的因素。在實際工作上孵化成績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總結其原因主要有三個因素:種雞質量、種蛋管理和孵化條件,第一、二因素決定孵化蛋質量,是提高孵化率的前提,第三因素就是影響孵化效果的關鍵。
整個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規律,主要存在著兩個死亡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孵化前期,雞胚在孵化第3-5天,死亡原因是:3~5天正是胚胎生長迅速、形態變化顯著時期,各種胎膜相繼形成而作用尚未完善。胚胎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是很敏感,稍有不適,便影響一些弱胚的發育,甚至引起死亡。第二個高峰出現在孵化后期,雞胚在孵化第18天以后,原因是此時胚胎從尿囊絨毛膜呼吸過渡到肺呼吸的時期,胚胎生理變化劇烈、需氧量大、自溫劇增,對孵化環境要求高,若通風換氣不良、散熱不好將會進一步加大胚胎死亡。孵化期其他時間胚胎死亡,主要是受胚胎生活力的強弱影響。
2、孵化各期胚胎死亡原因
(1)前期死亡:種蛋的營養水平及健康狀況不良。營養:主要是缺維生素A、B:、E、K和生物素;疾病:感染白痢,傷寒;種蛋貯存時間過長,保存溫度過高或受凍;種蛋熏蒸消毒不當;孵化前期溫度過高或過低;種蛋運輸時受劇烈振動;種蛋受污染;翻蛋不足。
(2)中期死亡:種雞的營養水平及健康狀況不良。營養:維生素B,或硒缺乏癥缺維生素時多出現水腫現象;疾病:感染白痢,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傳支等;孵化:污蛋未消毒,孵化溫度過高,通風不良。
(3)后期死亡:種雞的營養水平差,如缺乏維生素Bi2、D,、E、葉酸或泛酸、鈣、磷、錳、鋅或硒缺乏;蛋貯放太久;細菌污染;小頭朝上孵化;翻蛋次數不夠;溫度、濕度不當;通風不足;轉蛋時種蛋受寒;細菌污染。
(4)啄殼后死亡:若洞口多粘液,主要是高溫高濕;出雛期通風不良;在胚胎利用蛋白時遇到高溫,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攏不良,卵黃未進入腹腔;移盤時溫度驟降;種雞健康狀況不良(感染新城,傳支,白痢,傷寒或副傷寒等);小頭向上孵化;頭兩周內未轉蛋;轉蛋時將蛋碰裂,18~20天孵化溫度過高,濕度過低。
(5)已啄殼但雛雞無力出殼:種蛋貯放太久;人孵時小頭朝上;孵化器內溫度太高或濕度太低或翻蛋次數不夠;種雞飼料中維生素或微量礦物質不足。
六、孵化條件不當對孵化效果影響與分析
1、溫度偏低
孵化溫度偏低,將延長種蛋的孵化時間,胚胎發育遲緩,氣室偏小,胚胎死亡率相應增加,初生雛雞質量下降。解剖死胚主要特征為全身貧血、胚膜和內殼膜粘連、尿囊充血、心臟肥大、卵黃呈綠色,殘留膠狀蛋白等,與一般條件下相比,溫度偏低會較多和較明顯地見到頭部皮下和頸部肌肉水腫,在許多情況下,有類似血腫的明顯出血,在切開皮膚時,可見皮下有粘液的集聚。小雞表現為:臍帶愈合不好,體弱、站不穩腹部膨大,在蛋殼中常見有殘留未被利用的蛋白和胎糞。
在孵化的任何日齡對胚蛋長久和強烈低溫時,胚胎會進入特殊的假死狀態,最終死亡。低溫時對胚胎發育的影響與胚齡、持續時間和溫度降低的程度密切相關,胚齡越小影響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影響越大。
2、溫度偏高
在尿囊合擾之前的孵化溫度偏高能促進胚胎的生長和發育,但在尿囊合擾之后的高溫會抑制胚胎的生長和發育。當孵化溫度超過42~C,胚胎在2~3小時死亡,如頭兩天孵化溫度過高,在第5~6天出現粘殼胚蛋較多,畸形增多;在第3—5天孵化溫度過高,尿囊“合攏”提前;在長久的過熱條件下,幼雛的啄殼和出殼提前開始,有時可提前到第18天,但出殼不整齊,出雛時間要拖長;若短期強烈溫度偏高,尿囊合擾提前,尿囊血液呈暗黑色,解剖19天后的胚蛋可見皮膚、肝、腦和腎有點狀出血,胚胎的錯位增多,多為頭彎在左翅下或兩腿間。在孵化后期長時間溫度偏高時,將使幼雛收臍未完全已出殼,出雛較早但出雛持續時間延長,破殼后死亡多,解剖可見卵黃囊大而未被吸入腹腔,剩余尚未被利用的粘稠的蛋白,色淺黃,頭和足位置不正,皮膚、卵黃囊、心臟、腎臟和腸充血,肝多呈暗紅色,充滿血液。
溫度偏高所孵出的雛雞一般表現為:體型瘦小,許多雛雞臍環擴大,卵黃 囊收縮不完全(釘臍)的比例增大。
3、濕度過高
濕度過高時,胚胎發育遲緩,胚蛋失重不足(1-18天正常失重率為10.3~13.5%)常見現象有胚蛋氣室小、尿囊合攏遲緩、雛雞精神不振,腹部膨脹、絨毛較長、臍部愈合不良,很多雛禽陸續死亡于出殼后一周之內。悶死在蛋殼里的幼雛,粘液包裹著幼雛的喙或從啄殼部位溢出,并迅速干涸,從而使胚胎窒息死亡,或啄和頭部絨毛與蛋殼粘連,使雛禽頭部不能活動。啄殼時洞口粘液多、喙粘在殼上,解剖常見蛋中仍留有羊水、尿囊液和未被利用的蛋白,卵黃呈綠色,胃、腸充滿粘性的液體。
4、濕度偏低
濕度過低時,胚胎生長發育稍加快,出殼時間提前,胚胎死亡率與相對濕度偏低的程度呈負相關,相對濕度越低,胚胎死亡率越高。蛋內水分蒸發過快,氣室增大,啄殼部往往在靠近禽蛋的中央處(正常為1/3處),雛雞表現為:體型瘦小,絨毛較短且干燥無光澤、發黃、有時粘殼,這些癥狀和過熱的結果相似。剖解死胚可見羊水完全消失,絨毛干燥,卵黃粘滯。此外,由于缺少羊水的潤滑作用,雛禽難于圍繞蛋的縱軸翻轉,小雛難于破殼出來,以使助產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啄殼會導致尚未萎縮的尿囊血管機械性損傷而出血,常見蛋殼干燥,有出血的痕跡。
5、通風不良
在孵化過程中,胚胎發育要不斷進行氣體交換,吸人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氣體。當孵化機內含氧量低于21%時,每降低1%的含氧量,孵化率將降低5%左右。含氧量高于21%,也會降低孵化率。若出現機內二氧化碳含量高于0.5%時(應保持在0.2%左右),將對孵化率產生影響,高于2%,孵化率急劇下降,超過5%時,孵化率為零。
通風換氣,溫度和濕度三者有密切的關系。通風換氣增大時,對溫度、濕度均為降低;通風換氣不良時,機內外空氣不流通,濕度增高,當環境溫度增高時,易出現超溫,冷卻頻繁,對溫度均勻性有影響。通風換氣與胚胎二者之間也有密切的關系,在孵化過程中,胚胎除了與外界不斷進行氣體交換外,還不斷與外界進行熱能交換。尤其孵化后期,胚胎代謝熱隨胚齡不斷增大,如果熱量散不出去,機內集溫過高,將嚴重影響胚胎正常發育,以至引起胚胎死亡率加大。例如,人孵第19天產生的熱量是第四天的230倍左右。因此,在孵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室內和孵化器的通風換氣。
通風不良主要導致胚胎發生氧饑餓,當胚胎在嚴重氧饑餓條件下呼吸停止C02在體內積聚。低濃度氧氣對胚胎死亡率的影響:作用時的胚齡越大,死亡率越高,作用時間越久,死亡率越高。解剖常見胎位異常增多,足盤在頭頸部上面,啄殼部位多在中腰線或小頭啄殼,羊水中有血液,內臟充血、尿囊血管充滿血液,皮膚和其它器官充血、出血與急性過熱相似。雛雞出殼不集中,雛雞不能站立,蛋殼易粘絨毛。
6、翻蛋不正常和翻蛋不夠
翻蛋不正常和翻蛋不夠的結果:蛋黃粘于殼膜上,合擾時尿囊不能包圍蛋白,到后期影響蛋白的吸收。如翻蛋不夠多表現為:產生更多的缺陷雞如:跛腳、蛋白吸收不良等,早期的死亡增多;如后期翻蛋過多,同時出增加胚蛋的死亡。
七、種蛋質量影響分析
1、胚胎營養不良
在胚胎發育中,由于禽蛋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等含量不足或過量以致新陳代謝受破壞,從而導致一系列胚胎發育異常胚胎營養不良時,胚胎生長嚴重受阻,胚體發育不均衡,腿短小,頭膨大,肢骨彎曲關節粗大而變形,皮膚嚴重水腫,羽毛發育不良,蛋白和卵黃不能被充分利用,通常還表現為卵黃稠密,粘污、羊膜腔內含有粘性膠狀液體。
2、氨基酸過多癥
過量的氨基酸,會使胚胎出現腦的各部分發育不均衡,喙發育異常(短或彎曲)肢和脊椎彎曲,軀干縮短以及內臟器官外露等。
3、維生素A缺乏
種雞維生素A缺乏時,種蛋的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維生素A的缺乏程度與胚胎死亡率成正比例。維生素A如嚴重缺乏時,胚胎發育遲緩,在孵化后期死亡的胚胎中,可見皮膚或羽毛有色素沉著、失去光澤、眼腫脹、呼吸道,消化道上皮角質化,出殼延長,幼雛中出現許多弱雛,常見有結膜炎、眼結膜粘連、鼻腔內充滿粘液等癥狀。雛禽在育雛的最初幾天內,淘汰率增加,主要是因為對傳染病敏感性提高以及外界環境不良影響的抵抗力降低引起的。
4、維生素B2缺乏
維生素B2缺乏時,鮮蛋表現為蛋白稀薄,蛋殼粗糙,最特殊癥狀表現在第10-13天出現死亡高峰,活胚發育遲緩,第13天至21天的死亡率也很高。剖視死胎可見胚胎營養不良,軀體細小、關節明顯變形。頸彎曲,絨毛萎縮、腦浮腫。雛禽體質差,淘汰率明顯劇增,主要表現為頸、腳麻痹,鷹爪趾、體質軟弱等。
5、維生素D缺乏癥
當種雞缺乏維生素D時,死胚主要表現為皮膚水腫、腎肥大。雛禽為出殼拖延,體質軟弱。
6、蛋白中毒
表現為鮮蛋蛋白稀、蛋黃流動。19天死亡率增高。胚胎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腳短而彎曲,腿關節變粗,嬰鵡喙,弱雛增多,頸腳麻痹。
7、維生素E缺乏癥
當種雞缺少維生素E時,胚胎發育的最初幾天起,生長緩慢。由于血液循環系統異常,至使孵化的第7天死亡率增加。卵黃囊內的中胚層擴大,從而出現淤血和急性出血,最終死亡,在孵化的后期也出現死亡率增高。常見眼的晶狀體混濁,玻璃體出血,角膜產生斑點,從而導致出殼的幼雛失明。此外,幼雛呆滯,骨骼肌發育不良,胃腸道弛緩。
營養性胚胎病其癥狀的重要特征是:骨骼早期發生變形,軟骨,因而產生胚胎肢體短縮,骨骼發育明顯受阻。與此同時,其他組織器官發育異常,如羊水稠度高,蛋白、蛋黃利用不完全,皮膚水腫、結節狀絨毛。形態學上表現為,胚體小,兩肢短縮,關節腫大畸形,骨干彎曲,顱骨開裂,頸彎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