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的養雞朋友問我,我的雞老是出現癱瘓,大小日齡的都有,后期30多日齡特多,不知道怎么回事。雞癱瘓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養殖戶,它的發病率在2%-5%之間,死亡率高達5%.導致雞癱瘓的原因很多,現展昭把雞癱瘓的原因綜述如下,希望養雞朋友們學習注意下!
一、疾病因素:
1.新城疫(ND)病雞常出現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扭轉等神經癥狀,此病由于外觀癥狀解剖病變較明顯而易于診斷,防治常根據免疫程序及抗體水平而進行,發病后緊急免疫常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緊急接種還得考慮有無溫和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謹慎免疫!
2.馬立克氏病(MD)此病多發生于2月齡-3月齡的雞,但1月齡-18月齡的雞均會發病。當發生神經型MD時,病雞開始只是走路不穩,逐漸發展到一側或兩側腿麻痹,嚴重時癱瘓不起,典型癥狀是呈現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大劈叉”姿勢。病雞肌肉萎縮,爪子多彎曲。本病還伴有腫瘤、瞳孔邊緣不齊、身體消瘦、胸骨薄如刀刃等癥狀,較易確診。一般在1日齡免疫,發病后無太大治療價值,建議及早淘汰病雞,加強管理。
3.傳染性腦脊髓炎(AE)病雛大多在1周齡-2周齡出現神經癥狀,最初表現為行動遲鈍,繼而表現為雛雞不愿走動而蹲坐在自己的跗關節上,或出現一側或雙側腿麻痹,有時在腿、翼、頭部可見明顯的陣發性震顫。剖檢變化不明顯,個別雞小腦水腫,腺胃肌層有小灰白區。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將病雞隔離,給予舒適的環境和充足的飲食,注意消毒。
4. 球蟲病 病雞糞便呈水樣稀薄,長期稀便造成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失衡。病雞表現為共濟失調,昏迷抽搐。解剖可見腸道有斑點狀慢性出血,腸壁擴張、松弛肥厚和壞死。防治一般以藥物為主,不能長期使用一種抗球蟲藥,兩種或幾種藥物交替使用效果更佳。由于球蟲病易引發腸炎,可配合使用甲硝唑(0.1%混飼,飲水減半),關于肉仔雞球蟲病的疫苗,可視飼養條件、免疫時機等因素酌情使用。
5.滑液囊支原體(MS)病雞被感染的關節、爪墊腫脹,跛行,常伴有胸骨囊腫,飲食欲下降。解剖可見發病的關節內有粘稠的乳酪狀白色滲出物。本病多見于4周齡-12周齡的雞,環境條件不良可令病情加重。該病可垂直傳播,種雞應定期檢疫,接種疫苗。治療可用泰樂菌素、土霉素及喹諾酮類藥物。同時,注意提高飼養水平,蛋雞的滑液囊支原體也多,注意觀察治療。
6.病毒性關節炎 4周齡-7周齡的雞多發,更大周齡的雞也可發病。病雞表現跛行,小腿肌腱腫脹,有的斷裂,伴有皮下出血。剖檢跗關節或肘關節含有黃色或血色滲出液,預防可在種雞開產前接種病毒性關節炎滅活疫苗,發病后無有效治療方法,建議對癥治療。
二、營養性因素:
1.維生素B1缺乏癥 雞病初表現為食欲降低,肌肉麻痹,不能站立,頭向后伸呈“觀星”姿勢,剖檢可見皮膚發生廣泛性水腫,治療先口服VB1(雛雞每只每天1毫克,成雞按每公斤體重2.5毫克),同時在飼料中補充VB1.
2.維生素B2缺乏癥 病雞生長慢,羽毛粗亂,以跗關節著地,腳跐向內彎曲,足跟關節腫脹。后期兩腿叉開臥地?山o雛雞每天服用2毫克VB2,成雞5毫克,但腿部嚴重受的不易恢復。
3.錳缺乏乏癥 雛雞多發,常見于2周齡-10周齡的雞。病雛生長受阻,骨骼畸形,跗關節腫大變形,腿垂直外翻,不能站立和行走。治療可用高錳酸鉀(0.02%)飲水。
三、飼養管理因素:
環境條件不良、墊料不勤更換、只注重保溫而忽視通風等是大多數腿部疾病的誘因,F代獸醫的觀點是防重于治,所以加強飼養管理,按時免疫接種是減少損失最有效的措施。
一是飼養過程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錳缺乏均可導致雛雞癱瘓,食欲下降,肌肉麻痹,此類雞群生長緩慢,羽毛干燥無光澤;
二是飼料中所含的維生素缺乏,特別是VA、VB族、礦物質不平衡等也可引起雛雞癱瘓,可給雞群補充多種維生素,在飲水中長期添加“東東維他2000”,并使用0.01%~0.02%的高錳酸鉀飲水。
三是飼喂不足,弱小雞只長時間饑餓和飲水不足,造成脫水,雞腿發干。
四、是雞只生長過快,機體衰弱,也易造成雞體癱瘓。
總之凡能引起雞腹瀉的疾病,都能引起肉雞癱瘓,如:腸毒綜合癥、病毒性關節炎、痛風癥、滑液囊支原體、球蟲病、新城疫等。腹瀉、排料樣糞便幾乎長期陪伴肉仔雞,導致雞只營養不良,腿軟無力而無法站立,其主要發病原因是疾病感染、飼料隱藏霉菌、舍內有害氣體超標、通風不良、免疫抑制的存在等 所以解決肉雞腸道腹瀉問題不能單純依靠抗生素,要找出根本原因,進行對癥治療。即要改善環境,又要保護腸道的生理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