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收割時小麥的水分含量和霉菌的水平會對生長肉雞的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
英國農業和園藝發展委員會油籽和谷物分部(AHDBCereals & Oilseeds)發布的這份報告包括幾項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調研了小麥對肉雞的營養價值以及小麥中新的因子在肉雞的生長中所扮演的角色。
該研究項目是英國國產谷物局(Home Grown Cereals Authority,英國農業和園藝發展委員會油籽和谷物分部的前身)2013年發起的三個研究項目之一。研究的首要目標是發現更優的方法來測量糧食和油籽的營養價值。
研究發現
首先,研究人員計劃以對小麥的近紅外反射光譜分析為基礎來證實現有的方程式,以此預測飼喂相同小麥樣本的商品肉雞的性能。小麥的樣本數是26個,源自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研究人員對每一個樣本都進行了比重、體外粘度和包含能量、淀粉、蛋白質和氨基酸等一些化學成分的分析。因為沒有發現有使用近紅外反射光譜分析法來預測全麥中這些霉菌毒素濃度的發布的文獻,研究人員對小麥樣品中霉菌毒素脫氧萎鐮菌醇(DON)、玉米赤霉烯酮 (ZON)和赭曲毒素A和赭曲毒素B的水平也進行了測量。
他們同時也測量了雪霉微座孢(Microdochium nivale)的水平,雪霉微座孢屬斑病是小麥的一種霉菌感染,會導致小麥枯穗。雖然不會產生霉菌毒素,但是這種感染會降低小麥的產量和小麥的單粒重,但是其對肉雞性能的影響目前仍未得到量化。
正如預期所料,肉雞的生長受小麥品種的影響。研究發現,小麥在收割時水分的水平和肉雞的活體增重存在正相關的關系,科學家將其歸結為干燥過程或者提早萌芽所帶來的益處。DON和ZON對肉雞性能的影響有很多方面,而雪霉微座孢的濃度對飼料轉化率有輕微的積極影響。在這些研究中,小麥的比重對采食量、活體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的影響不大。
科學家也提出了基于近紅外反射光譜分析法的方程式來預測肉雞的采食量、活體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然而,一次試驗的結果表明,對于商品肉雞,這些關系更為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