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又叫白鰱。它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鰱魚棲息于水的中上層,在天然的江湖中,最大個體可達到20千克以上,在池塘中,最大個體為10-15千克。鰱魚具有生長快、疾病少、不需專門人工投飼的特點。因此,雖肉味沒有青魚、草魚好,但目前仍是池塘養殖特別是城郊養魚的主體魚,產量居首位。
1、選擇適宜魚塘:魚種池面積以3500--4000平方米為佳,水深2m以上,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產量達500kg/667平方米以上的,每667平方米池塘還應配備0.5kw左右的增氧設備。
2、培育適口餌料: 鰱魚以食浮游植物為主(包括黏附在藻類上的細菌)。在魚苗階段(體長15毫米左右)食浮游動物,也食人工投喂的豆漿。鰱魚是攝取藻類的典型魚類,其吞食的主要成分是各種硅藻、甲藻、金黃藻、黃藻等,在腸管中也出現有輪蟲和小型甲殼動物、原生動物等。較大型的枝角類和橈足類則很少被食。因此,應經常向池塘中施入金寶貝菌肥,以保證藻類的充足供應。
3、加強水質管理:雖然鰱魚很少得病,但仍應保持水質清潔、肥美。除經常補充新水排去部分老水外,還應經常施用金寶貝菌肥,水質的透明度可維持在30cm—40cm左右。9月中下旬開始逐步減少加水次數,同時追施化肥,每7--10天1次,每667平方米魚池每次可施尿素1.5--2.5kg,磷肥2.5--5kg。
4、做好魚病防治:7月底和8月底各用20g/立方米的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8月中旬和9月中旬用0.5g/立方米的晶體敵百蟲和0.2g/立方米的硫酸亞鐵全池潑灑。8月中旬和9月中旬之間用呋喃唑酮藥餌投喂2個療程,食臺也應經常清掃或用漂白粉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