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退耕還林的閑田,設計淺水渠養殖淡水小龍蝦,每畝產量可達200公斤,成活率85%,規格40只/公斤,每畝獲純利2000余元。此法簡單,易操作管理,既不影響樹木的生長,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一、開挖淺水渠
在樹林行距間開挖一條長若干米(根據地形)、底寬1-1.5米、深0.5-0.7米的水渠,渠底鋪設一層十四絲加厚塑料薄膜,薄膜主要是用來保水,以防浸壞樹木。薄膜上再還土20-25厘米厚,余土可加高加固水渠的圍堤,要夯實,以防漏水,可形成一條長若干、寬2-3米,深1-1.2米的淺水渠。淺水渠挖成后,每畝施發酵的豬糞或大糞200-300公斤加水至渠埂處浸泡,使底泥軟化,做到泥爛、水肥。每畝用50-75公斤生石灰調節水質,一周后即可使用。
淺水渠內要創造適宜小龍蝦生長的生態環境,首先要每隔2米做一個約1.5平方米的淺灘(露出水面),淺灘上可用直徑為2-4厘米的小圓棒人為地做一些大小不同的洞穴,供蝦隱藏,此法可減輕龍蝦對渠埂的破壞。渠內及淺灘上要移植苦草、輪葉黑藻、水鱉草等沉水植物,同時還要移植少部分水葫蘆、浮萍等。水草要占渠面積的50%,水草和淺灘可供龍蝦棲息、掘洞、爬行,渠內也可稀植蓮藕。
二、養殖技術
1、苗種采購:水渠清整可使用后,即可采購苗種。苗種來源廣泛,人工繁殖的或從天然水域捕獲的龍蝦苗種均可采購。苗種離水時間要盡可能短。要把握好蝦苗的質量,選擇體質健壯、個體較均勻、精神旺盛的蝦苗。如發現蝦苗活動遲緩、脫水較嚴重或受傷的較多,則不可用作苗種,否則成活率低,增加投資成本,尤其要對在市場上收購的蝦苗格外小心檢查。
2、苗種投放:一般投放2-3厘米長的幼蝦,投放量為每平方米水面30-40只。苗種購回后,要用2-4%的鹽水洗浴5-10分鐘,然后放入淺水區,任其自由爬行。放蝦苗時動作要輕快,切不可直接倒入深水區。苗種的投放時間一般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
三、日常管理
1、投餌:根據水溫,按蝦體重的2-5%的量投喂餌料。小龍蝦的食性雜,麩皮、豆粕類、新鮮的魚蝦、人工全價飼料均可投喂。在養殖的全過程中,要盡量搭配新鮮的動物性餌料,以防營養失調導致蝦體消瘦。可一日投喂兩次,上午8-9時,投喂日投餌量的30%,下午6-7時投喂70%。沿渠邊的淺水區,呈帶狀投喂或每隔0.5米點狀投喂。
2、調節水質、水位、水溫:投放龍蝦苗后,要適時適量追施發酵的有機糞肥,供水草生長和培養餌料生物,每20天左右每畝用10公斤生石灰化漿潑灑1次,全池均勻潑灑。水位不穩定時蝦掘洞較深,破壞渠埂;水溫超過30℃時小龍蝦即可能長成僵化蝦,出現早熟,個體較小,影響上市規格。所以,養殖季節要經常補充新水,保持一定的水位、水溫。控制水位、水溫主要是通過加水、排水來解決。
3、防逃:可用寬1米、長若干的5-6目聚乙烯網片,沿渠外靠樹木把水渠圍起來,或用十絲加厚塑料薄膜圍欄。通過觀察,3-6月中旬的生長季節小龍蝦一般不掘洞、不上岸外逃,6月下旬至9月的繁殖季節要特別注意防逃。
4、巡塘:每天巡塘2-3次,注意觀察小龍蝦的活動、攝食及生長情況,要注意水質的變化和清除田鼠等敵害生物;要保持環境安靜,否則會影響蝦吃食及生長。檢查防逃設施有無破損。
5、蝦病防治:定期用強氯精等殺菌藥物殺菌消毒,定期預防纖毛蟲病。飼喂的餌料要新鮮,在配合飼料中可添加光合細菌及免疫劑,以增加蝦體免疫力。小龍蝦屬甲殼動物,對有些農藥特別敏感,如有機磷、敵殺死、除蟲菊酯等類藥物,一旦流入養殖水體,蝦死亡率極高,加水時一定要查明水源情況,以防萬一。
四、捕撈方法
淡水小龍蝦生長速度快,3-4月份放養的幼蝦,5月底即可捕撈上市。一般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達不到上市規格的留池繼續飼養,可以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捕撈可用蝦籠、地籠網等工具捕捉。一般40-50分鐘就要把小龍蝦倒出來,以防密度過大缺氧死亡。不可采用藥物捕捉,否則會影響商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