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營養豐富,扇貝、牡蠣、花蛤等是深受群眾喜愛的水產品,也是沿海的重要養殖品種,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含有鎘、鉛、汞等重金屬的產品被廣泛使用,近海漁業環境中的重金屬污染問題引起廣泛的重視,重金屬對水產品質量的影響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鎘一般是通過大氣沉降和陸源污染物的排放等途徑入海,一部分溶于海水,另一部分呈懸浮狀態沉在海底,其化合物毒性很大,蓄積性也很強,而養殖貝類的棲息地一般位于水底污泥,最靠近陸源排污處,這兩種狀態的鎘都能被貝類特別是牡礪、貽貝等所富集,其體內的鎘含量可比水體濃度高幾十倍甚至上千倍,而且難以代謝排出,通過生物鏈進而危害人體。鎘的長期攝入會造成慢性毒性,出現胸悶、無力、肝腫大、腎損傷,還會導致鈣代謝障礙和大腿劇痛等癥狀,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中國、韓國、美國、歐盟等國家都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和衛生標準來控制貝類的鎘含量以維護消費者的身體監控和保證食品貿易的公正。
近幾年來,通過對養殖貝類重金屬鎘的殘留監控,表明養殖貝類鎘的含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應引起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為應對鎘污染水平提高帶來的健康和貿易問題,必須首先解決陸地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問題,以改善貝類養殖區的環境質量,只有保證養殖環境質量,才能保證貝類產品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貝類養殖區應布設在與外海水交換良好潮流通暢的水域且要控制養殖規模和養殖密度使其環境處于良好狀態以改善和提高養殖貝類質量。在一些人口稠密地區的周邊海域、陸源性排污通道附近海域、航道及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海域不適合作為貝類養殖區。政府應結合貝類養殖區域的劃分和養殖許可證發放進行適當的養殖結構調整。其次,應加強對貝類養殖海區的監控,由于養殖貝類的質量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日常監管中要關注養殖場所在地及周邊地區工業發展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養殖貝類產地環境的海水水質監測及產品中重金屬監測,保證備案養殖場養殖水質安全和養殖貝類的食用安全。再次,由于貝類具有濾食性,在衛生的水域中可以將體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利用這一特點對受污染的養殖貝類可采取先凈化暫養處理,再進行加工和銷售,并以此建立市場準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