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鱒魚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親魚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魚的管理幾個連續階段!?
1 親魚培育
培育健壯和繁殖力強的親魚,可獲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優良的魚卵、稚魚。對準備用作次年產卵的親魚,經選擇后從春季開始進行周年培育。親魚的選擇標準是體質健壯、無病、年齡4-5齡。
1.1 親魚培育的環境條件
親魚培育所需魚池通常的面積100-300平方米,具體情況要根據發展方向與規模來確定。水深一般在1-1.4米,注水量為50升/秒。適宜培育水溫上限為12-13℃,下限4-5℃,產卵前6個月的水溫不宜超過12℃。在該溫度下培育,有利于獲得優質卵。親魚培育的適宜密度為5-10公斤/平方米。
1.2 親魚培育的管理
金鱒魚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與親魚的培育管理好壞密切相關。培育親魚要有專人進行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強對環境條件和飼料營養的調控管理。影響親魚性腺發育的重要外因有:
(1)水溫
金鱒魚性腺發育的適宜水溫在13℃以下、15℃以上時,不僅會出現異常卵,而且發眼率顯著下降。水溫4℃以下時,性腺發育停止,產卵期推遲。
(2)光照
從對光照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長日照魚類,一類是短日照魚類。金鱒屬短日照魚類。日照時間在12小時以內,金鱒魚性腺發育快,如光照超過12小時發育反而變慢。因此,要使金鱒性腺發育良好,日照時間應盡可能人工控制在12小時以內。
(3)異性刺激
在自然界,雄魚對雌魚的性腺發育有刺激作用,因此,在金鱒魚親魚培育過程中,采取雌雄混養,在產卵前一個月進行分養。親魚飼養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4:1左右。
(4)培育親魚用飼料
金鱒魚魚卵的質量與親魚食物質量有關。用于親魚的全價飼料的粗蛋白不低于38%,粗脂肪不高于6%,碳水化合物不高于12%。每公斤飼料中維生素A不低于2萬國際單位,維生素D不低于2000國際單位,維生素E不低于75毫克。增加酵母粉和螯蝦粉、蝦蟹粉有助于卵質的提高。螯蝦粉等不能起到使卵子紅色素增多的著色作用。
培育性腺發育良好的金鱒魚親魚,必須投飼一定量營養豐富的精飼料。為了提高魚卵的質量,飼料配方應隨著性腺發育的不同階段相應的調整,以滿足親魚在不同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
2 雌雄鑒定
金鱒雌雄的鑒別,主要依據體色、頭部及吻端加以區別。體色深,頭部及口大,下頜向上彎曲,蓋住上頜,背部略隆起,腹部硬、無彈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為雄性魚。體色較雄魚淺,頭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柔軟、有彈性,生殖孔明顯突出,吻端鈍而圓者為雌性魚。
3 孵化
3.1 孵化的生態要求
日光照射及機械震動對受精卵有致死作用,反射光對發育卵亦有不良影響。孵化用水要求水質澄清,無雜質。孵化最適水溫為9℃,適溫范圍為7-13℃,低于此范圍孵化日數延長,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圍,孵化發眼率降低,畸形仔魚增多。孵化用水的溶氧量應高于6.5毫克/升。
3.2 受精卵孵化的管理
金鱒魚受精卵吸水膨脹后,放入孵化器進行孵化。孵化器目前廣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結合的方法。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徑全部魚卵后從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鐘。每4天用孔雀石綠溶液消毒1小時,抑制水霉菌的生長。孵至累計溫度達220個度日、眼點明顯時轉入平列槽繼續。
孵化過程中人工揀除死卵。平列槽槽內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每個平列槽可盛發眼卵4-6萬粒,將卵鋪成一層平列放置。采用桶槽結合方法,可大大節約用水和占地面積。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積可孵化近100萬粒魚卵。平列槽兩層擺放,便于檢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繼續飼養2-3周。每個孵化周期均使魚卵處于安靜狀態,并嚴格采用避光措施。
3.3 發眼卵的管理
發眼卵孵化的最適溫度為9℃,因此應控制溫度在7-13℃。發眼卵耗氧較多,即使短時間停水,也會因過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孵化期間必須保證流水的供給。另外在孵化的整個過程中應保持安靜,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擾及搬動時的振動。雖然發眼卵對振動的抵抗力相對增強,但是仍應防止過于強烈的振動。
4 孵出仔魚的管理
對不同發育階段的金鱒魚有不同的稱呼。孵出至上浮,稱為仔魚;上浮至攝食,稱為上浮稚魚;攝食至5個月齡左右,稱為稚魚;5個月齡至周年,稱為當年魚;1-2周年,稱為一齡魚。
桶式孵化器將受精卵孵至220個度日以后,及時轉入平列槽中孵化,容卵量在槽底平鋪一層。每萬粒卵的注水量為每分鐘8-10升。及時清除死卵。當槽內魚卵開始出現破膜仔魚時,應加強檢查,及時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飼育環境的清潔衛生,經常刷洗槽孔,保持水流暢通。
剛孵化出來的仔魚體質嫩弱,體色很薄,具有卵黃囊,伏臥于槽底,體長15毫米,吸收卵黃囊的營養繼續發育,經16-20天后,卵黃囊逐漸吸收,體表黑色素增多,游動能力增強。此時若平列槽不夠使用,可移至無直射光的稚魚池中繼續吸收卵黃囊,使空出的平列槽繼續放入即將出膜的發眼卵,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5 魚苗培養
上浮魚苗開食的最初一個月是金鱒魚養殖中難度最大、技術性最強的階段,這一階段首先要注視成活,其次是成長。剛孵出的魚苗很嫩弱,因有卵黃囊供給營養,此時不需投餌。當卵黃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魚苗開始上浮覓食,此時要及時投喂營養豐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開始時可以投喂雞蛋黃、水蚤、絲蚯蚓等。每天需投喂6-8次,經20天的飼養后,一般體長達2.5厘米,體重達0.2克,可以轉到種魚池內飼養。
6 魚種培育
魚苗、魚種的放養密度隨魚的規格、水溫和注水量的不同而異。魚苗通常在水溫略偏低的條件下飼養不易得病,成活率高。
隨著苗種的成長,可逐漸減少飼料中魚粉等動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
金鱒魚飼料多加工成顆粒或碎粒狀,投餌量根據魚體規格和天氣情況隨時調整,在飼養過程中,由于苗種的體質和攝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長不一致,魚體有大有小,因此當魚苗長到2克時需要進行篩選分離工作。將篩選的魚苗,按大小不同規格分別飼養,以防大魚爭食,影響小魚生長。篩選工作每20天至40天可進行一次,并根據苗種個體大小調整放養密度。
7 成魚飼養
為了得到較高的養鱒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魚池面積、用水量方面爭取獲得最大的生產量。為此,應在全部魚池里經常保持最大飼養密度和良好的飼料效益。
飼料是高密度養成的關鍵。由于密養條件下魚類的營養完全依賴于所攝取的人工飼料,所以飼料的質量是關鍵。金鱒魚魚種和成魚用的全價飼料,其營養成分中粗蛋白為40%-45%,粗脂肪為6%-16%,粗纖維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餌量一般不超過魚體總重的3%,每日投餌2-3次。
1 親魚培育
培育健壯和繁殖力強的親魚,可獲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優良的魚卵、稚魚。對準備用作次年產卵的親魚,經選擇后從春季開始進行周年培育。親魚的選擇標準是體質健壯、無病、年齡4-5齡。
1.1 親魚培育的環境條件
親魚培育所需魚池通常的面積100-300平方米,具體情況要根據發展方向與規模來確定。水深一般在1-1.4米,注水量為50升/秒。適宜培育水溫上限為12-13℃,下限4-5℃,產卵前6個月的水溫不宜超過12℃。在該溫度下培育,有利于獲得優質卵。親魚培育的適宜密度為5-10公斤/平方米。
1.2 親魚培育的管理
金鱒魚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與親魚的培育管理好壞密切相關。培育親魚要有專人進行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強對環境條件和飼料營養的調控管理。影響親魚性腺發育的重要外因有:
(1)水溫
金鱒魚性腺發育的適宜水溫在13℃以下、15℃以上時,不僅會出現異常卵,而且發眼率顯著下降。水溫4℃以下時,性腺發育停止,產卵期推遲。
(2)光照
從對光照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長日照魚類,一類是短日照魚類。金鱒屬短日照魚類。日照時間在12小時以內,金鱒魚性腺發育快,如光照超過12小時發育反而變慢。因此,要使金鱒性腺發育良好,日照時間應盡可能人工控制在12小時以內。
(3)異性刺激
在自然界,雄魚對雌魚的性腺發育有刺激作用,因此,在金鱒魚親魚培育過程中,采取雌雄混養,在產卵前一個月進行分養。親魚飼養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4:1左右。
(4)培育親魚用飼料
金鱒魚魚卵的質量與親魚食物質量有關。用于親魚的全價飼料的粗蛋白不低于38%,粗脂肪不高于6%,碳水化合物不高于12%。每公斤飼料中維生素A不低于2萬國際單位,維生素D不低于2000國際單位,維生素E不低于75毫克。增加酵母粉和螯蝦粉、蝦蟹粉有助于卵質的提高。螯蝦粉等不能起到使卵子紅色素增多的著色作用。
培育性腺發育良好的金鱒魚親魚,必須投飼一定量營養豐富的精飼料。為了提高魚卵的質量,飼料配方應隨著性腺發育的不同階段相應的調整,以滿足親魚在不同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
2 雌雄鑒定
金鱒雌雄的鑒別,主要依據體色、頭部及吻端加以區別。體色深,頭部及口大,下頜向上彎曲,蓋住上頜,背部略隆起,腹部硬、無彈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為雄性魚。體色較雄魚淺,頭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柔軟、有彈性,生殖孔明顯突出,吻端鈍而圓者為雌性魚。
3 孵化
3.1 孵化的生態要求
日光照射及機械震動對受精卵有致死作用,反射光對發育卵亦有不良影響。孵化用水要求水質澄清,無雜質。孵化最適水溫為9℃,適溫范圍為7-13℃,低于此范圍孵化日數延長,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圍,孵化發眼率降低,畸形仔魚增多。孵化用水的溶氧量應高于6.5毫克/升。
3.2 受精卵孵化的管理
金鱒魚受精卵吸水膨脹后,放入孵化器進行孵化。孵化器目前廣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結合的方法。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徑全部魚卵后從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鐘。每4天用孔雀石綠溶液消毒1小時,抑制水霉菌的生長。孵至累計溫度達220個度日、眼點明顯時轉入平列槽繼續。
孵化過程中人工揀除死卵。平列槽槽內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每個平列槽可盛發眼卵4-6萬粒,將卵鋪成一層平列放置。采用桶槽結合方法,可大大節約用水和占地面積。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積可孵化近100萬粒魚卵。平列槽兩層擺放,便于檢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繼續飼養2-3周。每個孵化周期均使魚卵處于安靜狀態,并嚴格采用避光措施。
3.3 發眼卵的管理
發眼卵孵化的最適溫度為9℃,因此應控制溫度在7-13℃。發眼卵耗氧較多,即使短時間停水,也會因過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孵化期間必須保證流水的供給。另外在孵化的整個過程中應保持安靜,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擾及搬動時的振動。雖然發眼卵對振動的抵抗力相對增強,但是仍應防止過于強烈的振動。
4 孵出仔魚的管理
對不同發育階段的金鱒魚有不同的稱呼。孵出至上浮,稱為仔魚;上浮至攝食,稱為上浮稚魚;攝食至5個月齡左右,稱為稚魚;5個月齡至周年,稱為當年魚;1-2周年,稱為一齡魚。
桶式孵化器將受精卵孵至220個度日以后,及時轉入平列槽中孵化,容卵量在槽底平鋪一層。每萬粒卵的注水量為每分鐘8-10升。及時清除死卵。當槽內魚卵開始出現破膜仔魚時,應加強檢查,及時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飼育環境的清潔衛生,經常刷洗槽孔,保持水流暢通。
剛孵化出來的仔魚體質嫩弱,體色很薄,具有卵黃囊,伏臥于槽底,體長15毫米,吸收卵黃囊的營養繼續發育,經16-20天后,卵黃囊逐漸吸收,體表黑色素增多,游動能力增強。此時若平列槽不夠使用,可移至無直射光的稚魚池中繼續吸收卵黃囊,使空出的平列槽繼續放入即將出膜的發眼卵,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5 魚苗培養
上浮魚苗開食的最初一個月是金鱒魚養殖中難度最大、技術性最強的階段,這一階段首先要注視成活,其次是成長。剛孵出的魚苗很嫩弱,因有卵黃囊供給營養,此時不需投餌。當卵黃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魚苗開始上浮覓食,此時要及時投喂營養豐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開始時可以投喂雞蛋黃、水蚤、絲蚯蚓等。每天需投喂6-8次,經20天的飼養后,一般體長達2.5厘米,體重達0.2克,可以轉到種魚池內飼養。
6 魚種培育
魚苗、魚種的放養密度隨魚的規格、水溫和注水量的不同而異。魚苗通常在水溫略偏低的條件下飼養不易得病,成活率高。
隨著苗種的成長,可逐漸減少飼料中魚粉等動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
金鱒魚飼料多加工成顆粒或碎粒狀,投餌量根據魚體規格和天氣情況隨時調整,在飼養過程中,由于苗種的體質和攝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長不一致,魚體有大有小,因此當魚苗長到2克時需要進行篩選分離工作。將篩選的魚苗,按大小不同規格分別飼養,以防大魚爭食,影響小魚生長。篩選工作每20天至40天可進行一次,并根據苗種個體大小調整放養密度。
7 成魚飼養
為了得到較高的養鱒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魚池面積、用水量方面爭取獲得最大的生產量。為此,應在全部魚池里經常保持最大飼養密度和良好的飼料效益。
飼料是高密度養成的關鍵。由于密養條件下魚類的營養完全依賴于所攝取的人工飼料,所以飼料的質量是關鍵。金鱒魚魚種和成魚用的全價飼料,其營養成分中粗蛋白為40%-45%,粗脂肪為6%-16%,粗纖維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餌量一般不超過魚體總重的3%,每日投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