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數淡水魚類養殖是春放冬捕,加上承包到期的或低產的漁塘要干塘清淤,將成魚捕撈上市,熱帶魚類過不了冬的也要捕撈上市。因此,往往冬季魚類季節性的市場飽和,造成競相壓價,魚賤傷農,經濟效益差。而春夏季,淡水魚上市較少,造成市場供應旺淡不均。經過實踐證明,進行冬季暫養,既可調節市場淡水魚的供應量,又能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實現增產增收,可謂一舉多得。現將有關淡水魚的暫養技術介紹如下。
一、暫養魚類的選擇暫養的魚類最好是冬季滯銷,春夏季暢銷,又能越冬的品種,如鰱、鳙、鳊魚、草魚等均能耐低溫,在暫養期間還會長大增重。其規格一般為:銀鯽每尾100~150克,鰱、鳙每尾400~500克,鳊魚每尾150~250克,草魚每尾300~500克。
二、暫養魚類的下塘可利用冬閑魚種池,將未達上市規格的魚類按品種、按規格合并下塘養殖。下塘前,有條件的可清塘消毒,畝用150斤茶麩泡水全塘潑灑,或畝用生石灰250斤化漿全塘潑灑,既殺死野雜魚,又改良培肥水質,經試水魚試水,毒性消失后再將魚類下塘暫養。如果水質清瘦,畝施經發酵的有機肥500公斤~700公斤,以培養豐富的浮游生物供魚類攝食和進行光合作用造氧。暫養魚下塘前,先用3%~5%的食鹽水藥浴5分鐘~20分鐘,以預防水霉病和殺滅寄生蟲,暫養密度控制在每畝水面300尾~600尾(150~200公斤)。
三、暫養期的管理暫養期間,要加強管理,前期水溫較高,適當多投一些含蛋白質、脂肪較高的飼料,如花生麩、豆餅、麥皮等,以增加魚體內營養積累。當水溫低于5℃時,管理的重點是保水,增加池水溶氧,防止水位下降過多,造成水少缺氧和魚群被凍傷、凍死。天氣晴好,溫度高時,3天~5天要投喂一次飼料。開春以后,天氣漸暖,即進入正常投餌施肥,促進其生長增重,整個暫養期間要注意預防水霉病和寄生蟲病等病害。清明后,即可陸續開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