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達到7-8厘米以后的中后期對蝦池塘,由于投料量增加,對蝦排泄物逐漸積累,加上死亡的藻類,以及殘餌、池底有機物的氧化分解等共同影響,使池塘水質、底質、微生物等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養蝦中后期水環境和對蝦的具體變化為:ph值逐漸升高,水色由清綠色、黃綠色變成褐色、茶綠色,透明度降低,混濁度增大;池底發黑,有臭味,有害微生物的數量及種類增加;對蝦的尾扇、觸須發紅,甚至出現爛尾、斷須現象,部分蝦池出現對蝦生長慢,體質弱,靈敏性差,脫殼不遂,纖毛蟲寄生,吃食不旺,有腸炎、黃鰓病出現;更有部分蝦池發生對蝦游塘、浮頭、軟殼、紅腿、爛眼、甲殼潰瘍等癥狀。筆者根據多年養殖對蝦的體會,總結了對蝦養殖中后期的管理要點。
穩定水色,降低水體混濁度。對蝦養殖中后期池塘水色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綠藻繁殖生長所需的鎂離子不足所致。可潑灑白云石粉20-25×10-6,每7-10天使用1次即可穩定水色。為了降低水體混濁度,應用光合細菌10-15×10-6,全池潑酒,每7天使用1次。同時,堅持定期消毒養殖水體,每10-15天全池消毒2次。第一次,按治療濃度在上午用二溴海因消毒劑全池潑灑,第二次在第二天上午用有機碘、季胺鹽0.2×10-6全池潑灑,若水中懸浮有機物多混濁度大時,可適當增大消毒劑的濃度。
調節養殖水環境營養鹽類的平衡,補充水體中鈣、鎂、磷的含量。每10-15天全池潑灑2-3×10-6磷酸氫鈣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
改善池塘底質環境,控制ph值。每10-15天潑灑1次有益微生物制劑0.3×10-6,或每5天潑灑以沸石粉為主要原料的底質改良劑1次,每次用量為10-15×10-6,若突降暴雨或持續陰天引發ph值降低至7.5以下,則全池潑灑生石灰每667平方米5-8公斤。
合理加水換水。第一天換水量控制在10厘米左右,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可逐漸增加換水量到20厘米、30厘米、50厘米。這樣,既能改良水質,又能促進對蝦脫殼生長。對水位不足的要及時加深水位,購置增氧設備,以便提高養殖產量和規模。事實證明,對蝦養殖產量愈高,規格愈大,經濟效益愈明顯。
合理投料,降低餌料系數。一般每日投料4次。上午投料時間必須安排在太陽升起1-2小時后,水中溶氧達到4毫克每升以上時最佳。以后間隔6個小時投喂1次?刂坪猛读狭,一般對蝦在45分鐘至1小時內吃完飼料為宜。
提高對蝦免疫能力和抗應激能力。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1‰,生物酶活性添加劑2‰,維生素c1‰-2‰,維生素b10.5‰,每周連續喂2天,每天喂2餐;高溫季節添加大蒜素0.5‰-1‰。
定期抽檢對蝦的健康狀況。若發現對蝦少吃餌料或有病蝦浮頭靠邊時,一般蝦池內對蝦病害感染率已達20%以上。因此,發現已感染病害但正常吃料,不浮頭靠邊的病蝦,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對蝦養殖中后期,一般每3-5天必須用較密網目的旋網在池塘的四周隨機抽樣200-300尾對蝦觀察是否正常。在對蝦突然增料或減料,氣候突變時期如下大雨、刮風后,進水、換水之后等有可以誘發蝦病的情況下,要盡快用旋網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