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情況。2006年8月20日江蘇泗陽縣遇連綿陰雨,空氣悶而潮濕。高渡鎮某養鴨場購進的1600只12日齡左右雛番鴨相繼出現拉稀、跛行、眼睛腫脹、流淚或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在間隔不足1周的時間內,先后有800余只雛鴨發病,死亡452只,發病率為50%,死亡率為28.3%。9月8日,通過泗陽縣畜牧獸醫站臨床化驗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大腸桿菌病,立即采取相應防治措施,5天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二、癥狀。病鴨眼睛羞明,分泌物多。精神沉郁,羽毛松亂無光澤,拉黃白色稀糞,驅趕時落群。后期出現頭頸震顫,運動失調、癱瘓衰竭而死亡。
三、病理變化。臨床剖檢10只病死鴨,鴨體消瘦,眼睛分泌物較多,后軀被糞便污染。心包積有黃色液體,肝腫大呈銅綠色,膽囊充盈,肺淤血水腫。氣囊混濁增厚,漿膜上有纖維素性假膜,較混濁、濕潤,呈凝乳狀,腹腔有少量積液,腸管水腫,腸粘膜脫落,腸腔充血。
四、治療。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改變育雛環境;慶大霉素按鴨每公斤體重2萬國際單位加入飲水中服用;每50公斤飼料中添加環丙沙星原粉10克,連用5 天后,病情逐步得到控制。
五、小結。番鴨大腸桿菌病也稱鴨大腸桿菌敗血癥,是鴨的常發病,主要侵害2-6周齡的雛鴨或中鴨。衛生條件較差、潮濕、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的鴨場中雛鴨易發病。發病以秋末和冬、春多見,可引起敗血癥。本病的發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較高。本次雛番鴨大腸桿菌病的暴發,是由于育雛環境密封導致通風不良,雛鴨密度過大,小氣候濕熱等因素引發,又因延誤治療而導致死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