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經過
大慈梨是吉林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于1977年用大梨和慈梨雜交選育而成。具有抗寒、抗病、大果、優質、耐貯、晚熟、早期豐產、鮮、凍食兼優等優良特性。1977年雜交,1984年開始結果,1989年決選,1990年開始試栽,1991年列入農業部和省科委“八五”重點研究項目,1995年1月通過省級鑒定,確認大慈梨的育成,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被農業部篩選為“85”農業(種植業)重大科技成果。1998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植物學特征
樹冠圓錐形,樹姿直立,結果后自然半開張至開張。樹干灰褐色,樹皮較粗糙。多年生枝暗褐色,表面較光滑。1年生技暗紅褐色,粗壯,堅實,皮孔中大,橢圓形,灰白色。嫩梢及幼葉紅褐色,密被紅褐色茸毛。頂花芽肥大,近似倒心臟形。葉芽較大,三角形,大部分勾尖,近似橢圓形,離生。葉片長大,卵圓形,長12.9厘米,寬6.9厘米,較厚,濃綠,光亮,革質,微對折。葉柄長5.1厘米,粗0.15厘米。葉緣單鋸齒狀,細小,刺芒短小。葉基部圓形,漸尖,側歪。花冠白色,花粉少,每花序6~8朵花。
3.果實性狀
果實長卵圓形,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果重550克。果皮淺黃色,少數果陽面微紅暈,果點小而平,被較薄蠟質。果梗中長,長2.4厘米,粗0.32厘米,梗洼深窄,無銹斑。萼片宿存,彎洼淺廣,無銹斑,外形美觀。果心小,果肉黃白色,質地細脆,汁中多,石細胞少,硬度8.07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因形物含量13%~15%,總糖含量9.4克/百克,有機酸含量0.117克/百克,維生素c含量3.1毫克/百克,果肉風味酸甜適口,有香氣,品質上等。在公主嶺地區果實9月下旬成熟,常溫窖內可貯藏5個月。凍藏時,果皮暗褐色,肉白色,肉質細膩,酸甜多汁,適口性極佳,是一個鮮食、凍食兼優的梨新品種。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樹體強健,長勢旺盛。8年生樹高4.45米,冠徑3.2米,新梢生長量67厘米,粗0.81厘米,節間長3.6~4.4厘米。萌芽率84.49%,成技力強(平均抽長枝3.3個)。
(2)結果習性低接苗1年生即有個別結果,2年生以長果枝結果為主(44.2%),其他果枝也占相當比例,腋花芽明顯發生(11.7%)。3年生長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腋花芽枝,果臺果枝均占較高比例,分別為32.3%、15.4%、22%、27.7%、2.6%,4年生急轉以短果枝結果為主(44.6%),其他果枝比例均衡。果臺果枝抽生能力強,果臺連續結果率達30.2%。花序坐果率93.3到95.2%,花朵坐果率70%~80%,每花序可坐果1~2個,采前落果現象較輕。2年生大慈梨34%開花結果,平均株產1.4千克。3年生全面開花結果(開花株率78.3%),平均株產3~4千克。4年生平均株產17.3千克,最高株產達40千克。5~6年生株產25~30千克,單產2.5萬~5萬千克/公頃(每公頃1000株),大小年現象不明顯。由以上可看出大慈梨的早果性和早期、豐產、穩產的優良特性。
(3)物候期在吉林公主嶺地區,花芽萌動期4月中下旬,初花期為5月上旬,花期7~10天。新梢停止生長期為7月中下旬,果實成熟期為9月下旬,落葉期為10月下旬。營養生長天數為120天左右。
(4)抗性抗寒力強,能耐-30~33℃的低溫。對梨黑星病有高抗性,多年來未見輪紋病發生。
5.農業技術特點
(1)合理密植大慈梨樹冠緊湊,適宜密植,以每公頃植1000株為宜,株行距為3米×3米或2.5米×4米。這樣提高密度,有利于早期豐產。
(2)配置授粉樹大慈梨自花不結實,栽植時最適宜的授粉樹品種有蘋香梨、早梨18號、大梨和南果梨,配比為3:1或5:1,栽植方式可隔行隔株或隔雙行隔株。
(3)人工輔助授粉4年生以前幼樹結果初期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措施,才能保證早期豐產。
(4)整形修剪一般密度可采用疏散分層形。初果期前,以整形為主,同時利用不擾亂樹形的各種輔養枝緩放結果。密植樹可用樹干上直接著生大型結果枝組的自然圓錐形,進入盛果期后適時局部更新,調整樹體結構。
(5)施肥增施糞肥和磷鉀肥,保障連年豐產和果品質量。
(6)采收和貯藏適時晚采,果品入窖前充分預冷,貯藏后期注意通風,防止果心變褐。
6.適宜推廣地區和發展前景
大慈梨適宜吉林、遼寧、內蒙古、黑龍江南部等地區平均溫度>4.5℃,無霜期130天以上,有效積溫>2800℃的山區、半山區或平地栽植。到目前為止,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新疆8個省、自治區50多個縣市均有栽培,推廣面積達0.4萬公頃。大慈梨具有優良的綜合性狀,受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歡迎。推廣種植大慈梨,給廣大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門路。它將成為北方寒冷地區的主栽品種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