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藍菜又名菥?、苦芥子、敗醬草、瓜子草、洋辣罐等。十字花科植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常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田邊。關于野生草本植物遏藍菜在《救荒本草》一書中早有記載,不過那時食用遏藍菜只是為了度荒充饑;近年來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野菜遏菜登上了城里人們餐桌,許多農村開始大量種植,成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途徑。
1 價值
1.1 食用:遏藍菜莖葉含黑芥子甙,水解后能消炎殺菌,有和中益氣、利肝明目之效。將幼嫩莖葉摘洗干凈,沸水焯熟,冷水過涼,撈出后擠去水分,切段放入盤中,加各種調料,即可食用。另外,也可將幼嫩莖葉腌制咸菜。具體方法是將采收的幼嫩莖葉洗凈晾干,用鹽揉搓后裝罐,密封罐蓋,三個月后即可食用。除涼拌腌制外,還可速烹和做湯。種子含脂肪油達28%~34%,出油率22.5%,屬半干性油,是西北地區主要野生食用油料之一。將種子炒香后,配料煮粥,營養十分豐富。
1.2 藥用:遏藍菜全株和種子藥用。莖葉入藥,可治胃炎、子宮內膜炎、肺癰、丹毒、疔瘡、目赤、白帶和瘀血腹痛,能清熱解毒及排膿消腫。種子入藥,可治風濕性關節炎及腰痛等,能除痹、補五臟、益精氣、強筋骨。
1.3 工業:遏藍菜種子油除食用外,還可制肥皂、燃油和潤滑油,廣泛用于工業生產。
2 形態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cm,全株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莖生葉無葉柄,矩圓狀披針形,基部抱莖,基生葉有柄,倒卵狀矩圓形。晚春開花,花小,白色,總狀花序頂生,雄蕊6,4長2短,4強雄蕊。短角果,扁圓形,周圍有翅。種子5~10個,黃褐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邊開花邊結果。遏藍菜適應性較強,對自然環境和土壤條件要求不嚴,耐干旱,低洼積水田不宜栽培。
3 栽培方法
3.1 播種遏藍菜: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6月種子成熟后進行采收、陰干,選取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裝袋并存于冰箱。來年3月下旬春播。播種前,首先整地。由于遏藍菜抗旱性較強,不易在低洼積水田種植;其次因遏藍菜種子很小,可與沙土混合均勻播種在行距15cm、深1.5cm的淺溝中蓋土鎮壓,5~7天后即可出苗。
3.2 田間管理:當幼苗高6~8cm時及時進行間苗和定苗,補齊缺苗并松土除草,4月中旬灌溉1次,并進行人畜糞追肥。若要采取幼嫩莖葉,需在花蕾未形成之前采收,這時莖葉幼嫩,營養豐富。采收種子可在6月進行,由于遏藍菜是邊開花邊成熟,所以,可隨時采摘成熟的果實,晾干后取出種子。
3.3 收獲加工:收獲后的幼嫩莖葉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容易發生霉變,如果遇到陰天要及時烘干,不能堆放。種子要曬干,存放到冰箱中。野生蔬菜無公害、無污染,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獨特的風味。遏藍菜分布廣,用途多,價值高,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